古人说的“三妻四妾” 是指哪三妻?哪四妾?(组图)
古人常说“三妻四妾” 是指哪三妻 哪四妾?(绘图:志清/看中国)
三妻四妾,这一词语最早出现在明代文学作品《金瓶梅》中,是指的是男子有着较多的妻妾,而“三”与“四”皆为泛指之词。其实,古人说的“三妻四妾”也有具体所指,那么,三妻四妾中的“三妻”究竟指哪三妻?“四妾”指的又是哪四妾呢?
什么是“三妻”?
三妻四妾中的“三妻”指正妻,偏妻,下妻。
正妻是“三妻”中地位最高的。男子迎娶正妻时,需以八抬大轿将其抬进家中大门,这便是古人所说的明媒正娶。而正妻和丈夫之间,也有着平等的地位。在民间社会中,人们会将正妻称为结发之妻,在古代皇宫中,正妻便是皇帝的皇后,有着极为尊贵地位。
在古代社会中规定,一位男子只能拥有一位正妻,若是做出迎娶多位正妻之举,也会因此遭到官员的惩罚。此外,正妻不能够被男子休弃,即使正妻不得宠,亦不能被降为妾室。可见,在古代,国家对于正妻也有着专门的法规制度加以保护。
除正妻外,还有偏妻和下妻。偏妻和下妻在家庭中的地位要低于正妻,高于妾室。这便是妻妾之间最为明显的分别。
什么是“四妾”?
三妻四妾中的“四妾”指正良妾,贵妾,贱妾,平妾。
良妾,在家中的地位高于其他妾室。男子在将良妾娶进家门前,都会撰写纳妾文书,并以此作为凭证。对于良妾而言,虽其在家中地位较低,但其后半生的安稳生活,同样能够凭借着纳妾文书,得到相应的保障。
贵妾,通常是正妻娘家的随嫁女子,年龄相对较大,凭借着与正妻之间的亲密关系,她们在家中的地位也相对较高。
贱妾,是指那些没有正经出身的女子。成为贱妾之人,在婚前通常是风尘女子,她们大多有着出众的容貌或过人的才情,在得到男子的宠爱后,她们便会被男子赎身,从此过上安稳生活。
平妾,是普通的妾室,也是“四妾”中的最后一种。她们既没有属于自己的纳妾文书,也没有与家中正妻、偏妻或下妻亲密的关系,更没有过人的容貌或才学,主要任务是为丈夫生儿育女,传续香火。
一夫多妻制,其实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一夫多妻制 其实是一夫一妻(多妾)制
一些现代男可能会羡慕古代男人拥有“三妻四妾”的生活,其实在殷商时期,一夫一妻制已经成为社会的主流,不少殷朝君主是选择一夫一妻制的。一妻与多妻的因素固然很多,但传宗接代才是婚姻大事的主要目的。
到了周朝,更是在延续殷商制度的基础上再增添“妻妾制”,明确规定“正妻”只能有一位,其余的“妻子”皆是“妾”。至于“元配(发妻)”则是指首位嫡妻;元配去世后或是男子历经离异之后再娶的嫡妻,则为“继室”或“填房”。
妾是无法被擅自扶正为妻,就算是皇帝也得遵守“一位正妻,其他都是妾”的规则。因此,这才出现“妻尊妾卑”、“正妻之子为嫡子,妾之子为庶子”的区别,以及“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之理。
“平妻(又称并嫡)”是商人在外工作时所娶的女子,也就是与正妻同时存在的妻子。虽是称她为“妻”,但在明、清法律上也仍旧是属于“妾”的身份。
传统中国的一夫多妻制,实为一夫一妻(多妾)制。纳妾的只是少数人,以社会地位高者为主,布衣平民则少有纳妾的机会。所以,纳妾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算是权贵的特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