亏损:中国“造车新势力”的主旋律(图)
【看中国2023年7月31日讯】2023年,被公众称为“造车新势力”的又一“生死年”!
伴随着传统车企电动化大刀破斧的转型,以及年初以特斯拉为代表的企业带来的全行业降价潮,新能源车进入以量补价阶段。在此背景下,造车新势力们将面临更加严酷的生存挑战。其中,最突出的就是亏损问题。
7月26日,恒大汽车两年亏840亿元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而亏损,在新能源造车领域其实绝不罕见。
众所周知,造车是一个“烧钱”的买卖,并且短时间内很难实现快速盈利。这个行业的基本规律是规模制胜,只有达到了一定规模才能够生存下来。就目前来看,以“蔚小理”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在前期研发、工厂建设、商业模式打造方面仍需投入大量资金,运营压力极大。
国内新能源造车势力代表“蔚小理”的品牌logo:蔚来(左上)、理想(左下)和小鹏(右)(网络图片)
在造车新势力中,小鹏汽车日子过得尤为艰难。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小鹏的交付量就节节败退。今年上半年,小鹏的交付量仅4.14万辆,同比下滑近40%,在新势力中下滑幅度最大,与20万辆的全年目标差距尤其遥远。
长期陷入销量增长瓶颈的小鹏2022年净亏损从2021年的48.63亿扩大至91.39亿元。按照12.08万辆新车来计算,相当于小鹏汽车每卖一辆车,净亏损7.57万元。今年一季度再净亏损23.37亿元。同时,小鹏的毛利率大幅下滑,也引起了业内的广泛关注。今年一季度,其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12.22%降至1.66%,同比下滑了10.56个百分点。
而小鹏这一系列数字还不是最离谱的,蔚来汽车的亏损程度更“吓人”。
2022年,蔚来全年营收达492.69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时其归母净亏损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为145.59亿元。粗略计算,蔚来每卖出一台车预计亏损超11万元;全年的毛利率仅为10.4%,同比下降8.4个百分点。
在今年一季度,蔚来又亏损了48.04亿元;毛利率为1.52%,同比下滑13.08个百分点,且蔚来的偿债压力肉眼可见的增加。截至今年一季度,蔚来的资产负债率已经达到了73.73%,相较于上年同期增加16.72个百分点。
除此之外,蔚来的销量表现也不尽人意。今年4、5月份,蔚来经历两个月销量低谷,排名被甩在末尾。6月份,曾嘴硬“永不降价”的李斌把全系车型的起售价下调了3万元,试图以价换量给蔚来回一波血。李斌曾自我调侃:“如果接下来每个月销量还是1万辆,就得和秦力洪找工作去了”。
相比之下,理想汽车亏损规模远低于蔚来和小鹏,处于无限趋于盈利状态。不过,其去年亏损依然达到了20.12亿元,如果按照交付量13.32万辆来计算的话,理想每卖一辆车亏损1.5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一季度,理想汽车首次摆脱亏损的局面。期内,营收187.87亿元,同比增长96.5%;归母净利润为9.3亿元,毛利率为20.39%。
令理想汽车脱颖而出的,主要还是得益于“电改油”车型销量的强劲表现。今年一季度,理想汽车交付量达到5.26万辆,同比增长65.8%,刷新季度交付纪录。该品牌还跻身中国市场20万元以上新能源品牌销量前三,市占率约为11%。
除了“蔚小理”之外,零跑汽车、哪吒汽车等第二梯队新势力们也都在亏损的泥淖中挣扎。粗略计算,去年,零跑汽车、哪吒汽车每卖出一台车均亏损4.5万元以上。
深究造车新势力们亏损扩大原因,一方面是大环境所致,2022年,国补退出、原材料价格上涨无形当中压缩了车企的毛利率,进一步扩大了亏损。另一方面,则是更为重要的企业层面。在业界人士看来,造车新势力的盈利模式,决定了其必须具备长周期作战能力。想要活到最后,就要提升自己的成本控制能力、资金造血能力以及持续吸引客户的能力。
虽然新能源汽车发展如火如荼,但不同于特斯拉强大的成本控制,即便降价也能盈利,一季度在特斯拉引发的“价格战”中,造车新势力们就已经出现“招架不住”的势头。
眼下,众多造车新势力都尚处于“从0到1”之后探索自己的商业模式通路阶段,“卖的多,亏的更多”成了发展的怪圈。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