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暴雨淹大水 官媒报北京再现“千龙吐水”奇景(视频/图)
故宫的排水系统主要修建排水明沟和暗沟(网络图片)
【看中国2023年7月25日讯】(看中国记者黎小葵综合报导)近期中国多地遭遇暴雨袭击,不仅地铁站变“水帘洞”,楼梯成“瀑布帘”,上海高架桥也变成高架河,地方不断传来有民众在暴雨中不幸遇难或失踪,然而,中共官媒一方面低调报导雨中死伤人数,另方面高调报导“北京故宫现千龙吐水奇景”,引发舆论哗然。
据北京市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最新消息,北京市气象台2023年7月24日22时35分发布暴雨蓝色预警信号,预计当前至25日凌晨2时,北京中部及南部的部分地区将出现1小时30毫米以上的短时强降雨,西南山区及浅山区可能出现强降水诱发的泥石流、滑坡、崩塌等次生灾害,低洼地区也可能出现积水。
此外,市气象台24日晚间10时5分发布大风黄色预警信号,预计当前至25日凌晨2时,北京市大部分地区有7、8级短时大风,局地9级左右。
气象台还预计25、26日,四川、重庆、贵州、云南北等地有中到大雨,四川中南部、重庆南部、贵州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暴雨,局地大暴雨(100至140毫米)。
不仅如此,未来10天,新疆、甘肃、内蒙古局地高温天气持续,最高气温可达40℃以上。未来3天,江南、华南等地也是35至37℃高温天气,局地超过37℃;江汉、黄淮、华北南部等地有1至2天高温天气。
但令人不可思议的,面对杭州暴雨导致5死3失联、上海几乎全城被淹、无锡高铁站出现“瀑布”等各种灾情,官媒不加紧跟进报导,却报导起“北京故宫现千龙吐水奇景”。
澎湃新闻、央视财经报导,降雨从20日起傍晚开始影响北京,雨量分布呈现西部大、东部小的特征。当北京西北部的降雨量累计已达64.7毫米时,东南部却只有2毫米,差了30多倍。
报导还指出,北京主汛期第一场雨到22日还在继续下,当天早晨降雨最为明显,最大雨强出现在故宫,8时至9时每小时降雨量为50.4毫米。与此同时,故宫再现“千龙吐水”奇景。
另据北京故宫博物院微信公众号介绍,故宫主建筑群包括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石基,在无数次骤雨中仍安然无恙,得益于其精妙的排水系统。故宫的排水系统主要修建排水明沟和暗沟。明排水是透过各种排水口、吐水嘴排到周边河中,如北京故宫三大殿三重台基上有1142个龙头排水孔,可瞬间将台面上的雨水排尽,并形成千龙吐水的壮丽景观。而被排出的水再通过北高南低的地势,泻入内金水河流出。
如北京故宫三大殿三重台基上有1142个龙头排水孔(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根据历史记载来看,不管下多大的雨,故宫内从未出现雨水阻塞的现象。
紫禁城的地面则顺应北京地区地理环境,整体走势呈北高南低、中间高两边低,且略有坡度。每逢下雨时,雨水流入房基下的明沟石水槽,地面和明沟的水则会通过入水口流入地下。各个庭院内的明沟和暗沟的水,又流入沟道的支线和干线,最后这些雨水全部流入内金水河。
相较于多地遭遇暴雨侵袭后,街道成河,水深浸过车胎,市民淌水上班,民间不禁质疑地下排水系统是不是有问题?
事实上,早年间一位熟悉北京地下基础建设的城市排水专家对美国《纽约时报》透露,北京等大型城市的排水系统在建设时标准偏低,限制北京地下排水设施建设的主要因素并不是资金压力,而是因地下空间更多的留给了电力、电信、以及地铁等,直接关系到GDP的公共设施。他还指出“北京市把市政排水的业务归属北京排水集团也没有几年,北京的下水道责权不分,随着城市化发展,在北京进行排水设施规划和建设就会困难重重,各种成本越来越高。”
《东方早报》也曾援引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教授、给排水专家周玉文的说法,1949年新政权初期,城市排水多采用苏联的设计理念和技术理论,“想尽办法省钱,只求能满足当时的需求就行”。当时建的是小排水管道,按0.5年甚至0.3年一遇的标准设计,“一年淹两、三次是正常的。”
周玉文并指出,中国发展中一直“重地上、轻地下”,排水等地下设施的发展相对滞后。
对此,不少网友在批评现代修建的排水系统是垃圾的同时,也不禁赞扬老祖宗智慧。 “很多人都说现代科技多发达,但其实,还不如老祖宗那会儿的技术。”、“现代人就算拥有技术,也缺少良心与责任心,所以仅让一场大雨,就让多地变成泽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