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说“七不出门,八不归家”究竟啥意思?(图)
老话说:七不出门,八不归家。(图片来源:Adobe Stock)
民间有句老话叫:“七不出门,八不归家。”很多人把这句话理解为,黄历初七这天不出门,初八这天不回家。更有人连黄历十七、十八、二十七、二十八这几天都算了进去。其实,“七不出门,八不归家”的原始含义并不是一般意义的民间禁忌,它背后的真实意义还蕴藏着千百年来的大智慧。
何谓“七不出门”?
所谓“七不出门”,并非指逢七的日子不能出门,而是指“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七件事。这七件东西是日常生活所必须的,因此也被叫做“开门七件事”。
宋代吴自牧在《梦粱录》中说:“盖人家每日不可阙者,柴米油盐酱醋茶。”元代武汉臣也在《玉壶春》中写道:“早晨起来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明代唐伯虎亦有诗《除夕口占》,云:“柴米油盐酱醋茶,般般都在别人家;岁暮清淡无一事,竹堂寺里看梅花。”
“柴米油盐酱醋茶”代表着中国古老的饮食文化,也承载着中国的历史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又逐渐演变为指代与人民有切身利益的事情。因此“七不出门”的“七”指“柴米油盐酱醋茶”是告诫人们,外出做事应该首先料理好家中之事。
古话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只有先修身齐家,才能治国平天下。
何谓“八不归家”?
和“七不出门”一样,“八不归家”的八同样不是指逢八的日子,而是指“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八件事,这是古人的八条做人基本道德准则。现在也常常用作词语: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出自《论语·学而》:“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孝”即是孝顺父母,这是为人子女的本分,正是一代一代的传承,一个家庭才会不断繁衍,中华民族才会如此生生不息;“悌”狭窄解释即为友爱兄弟姐妹,但我们也常常说朋友情同手足,所以也经常将“悌”作扩大解释,即友爱姐妹弟兄,对待朋友也要像对待自己的兄弟姐妹一般谦让有礼。
总的来说,孝悌还是对内,忠信礼义则是对外。“忠”是忠心,“信”是指信用,“言必忠信,行必笃敬”,对待朋友要言而有信,对待事情的态度也一定要“言必行,行必果”。
“礼”则是指礼节,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注重礼节的民族,礼不仅指礼貌,更是指做人做事要遵循礼法。比如在古代,子见到父亲要行礼,臣见君也要行礼,等级不同,礼数不同,而放之今天,礼法则更多指遵纪守法,不仅要有道德意识,也有规矩意识。“义”则是指义气,虽然受影视剧影响,许多人把义气理解为“江湖义气”,甚至为此不惜违法乱纪,但其实孔子的原义是指内心应该有正义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愿意帮助他人。
“廉”则是指廉洁,小到市井百姓不做偷摸之事,大到官员两袖清风,“廉”所代表的公正廉洁都有广泛的适用意义。“耻”则是指“羞耻”,这里的羞耻更多强调内心的平衡,即要有内心的底线,要知道什么是不合乎道理的事,违背良心的事,不仅“知耻不为”也要“知耻而改”,所谓“知耻近乎勇”就是如此。只有心中有大是大非,才能做真正对的事情。
由此可见,“七不出门”指的是做好大后方工作,“八不归家”则指的是,在外面做事的人,如果违犯了“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中的任何一条,实属大不逆,愧对祖宗,更无脸面对家人了。
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博大精深,每一句流传下来的老话都有其深意,切不可贴上封建迷信的标签而一棒打死。更不能妄自菲薄,忘了老祖宗的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