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联手去美元化?俄央行称人民币有风险(图)


俄罗斯央行的一份报告认为,人民币无法自由兑换有风险。(图片来源:Adobe Stock)

【看中国2023年4月18日讯】(看中国记者李正鑫综合报导)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多次出访与其它国家商议用人民币进行双边结算,特别是向俄罗斯总统普京表示要加强中俄金融合作。不过,俄罗斯央行的一份报告认为,人民币无法自由兑换有风险。

俄罗斯总统普京此前发表国情咨文时表示,“去美元化”结果显示卢布在俄罗斯国际结算中份额翻了一番。与此同时,俄罗斯银行正在寻找恢复国内利润的经营方式。

不过,俄罗斯此前主要出口能源产品和粮食到欧洲,欧元结算份额占比较大。和美国等国家贸易量巨大的中国,更受国际关注。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3月20日抵达俄罗斯进行国是访问,这是他开始中共中央总书记第三任期后的首次外访。他与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发表了2份联合声明《中俄关于深化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关于2030年前中俄经济合作重点方向发展规划的联合声明》。

声明称:“在双边贸易、投资、贷款和其它经贸往来中适应市场需求稳步提升本币结算比重;继续针对货币支付领域创新等交流经验;加强金融市场合作,支持两国评级机构和保险公司在现有监管法规框架内开展合作。”

中国官媒报道称,当局正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与多国签订本币结算,并宣称要推翻美元霸权。

4月17日,据台湾《自由时报》报道,俄罗斯央行研究和预测部发布的“俄罗斯金融部门和金融工具审查”报告指出,在西方制裁下,改变俄罗斯出口公司的结算结构,并调整交易对手的组成,并不能消除货币风险,若能保留“不友好”国家货币的旧契约,央行“鼓励”出口商可以强化这类契约。

这份报告提出了理由,一是向人民币结算有风险,因为人民币或“友好”国家(俄罗斯盟友)的货币,通常是不可兑换或有限兑换;二是缺乏对冲工具,尤其“友好”国家货币的特点是波动性较高,与传统的“不友好”国家货币及市场相比,人民币等“友好”国家货币的衍生品市场往往不太发达,这使得难以对冲“友好”国家货币的风险。

实际上,也有中国专家表示,“去美元化”是一种风险路径,需要从长计议。

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独立经济学家谭雅玲4月10日撰文强调,强调,美元是美国国家生命线,也是美国国债国家信誉背书命脉。美联储加息是在保护美债安全性、收益率的防御性举措,这不是短期市场随行就市的参考,而是美国国家利益核心保护性战略。目前“去美元化”是一种风险路径,而非一种趋势或潮流正常化选项。具有可能“去美元化”的力量主要在欧元,美元在意的关键也是欧元。而炒作卢布或人民币为“去美元化”的货币,则风险大于机遇。

中国国际期货有限公司总经理、中国银行前副行长王永利对中国《经济观察报》表示,多国“去美元化”,如果都想用本国货币,或者都是在央行货币互换范围内做本币结算,肯定会削弱美元、欧元的国际地位,但对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作用不会很大。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官方外汇储备货币构成数据,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份额在2022年最后一个季度跌至59%以下,是1995年有数据记录以来的最低水平,也延续了二十年的跌势。

但是,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的塞策认为,这并不能说明美元的地位在下降。他对美国之音说:“(去年)第四季度的下跌只是美元对欧元和日元走势相关的正常波动。正如2022年早些时候美元占比的上升反映了美元的强势,在过去10年里,美元在全球储备中的占比基本上维持在60%左右的水平上。”

反观人民币的情况,人民币国际化的进展依然缓慢,尽管北京为此付出了巨大努力。中国对资本账户的控制以及全球投资者对地缘政治担忧,仍然是制约人民币成为国际主要货币的两大因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全球外汇储备中的人民币配置约占总额的2.7%,低于第一季度的峰值2.9%。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本文留言

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