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饱就想睡?原来问题和这些食物有关(组图)
“食物性昏迷现象(Food Comas)”这一现象,通常发生在进食大量高碳水化合物、高脂肪与高糖分的食物之后。(图片来源:Adobe Stock)
许多人都感觉吃饱喝足之后,就突然会想要睡觉,特别是用过午餐后,昏沉、没精神、提不起劲的感觉更加明显。对此,台大生物产业学系老师洪泰雄3月20日透过脸书专页“洪泰雄营养教育”发文说明,这种现象正是所谓的“食物性昏迷现象(Food Comas)”,也就是指在进食后会感到昏昏欲睡或是精神不集中的现象。
造成“食物性昏迷现象”的原因
洪泰雄在文中表示,他在多所大学教授营养课程时,常出现学生在上课昏睡情形,而这一现象通常发生在进食大量高碳水化合物、高脂肪与高糖分的食物之后。
根据《Hello医师》上刊载的一篇题为〈为什么吃饱会想睡觉?吃饱想睡5大原因!5招解决Food coma〉文章表示,“食物性昏迷现象(Food Comas)”,在医学上称为Postprandial somnolence,意为“餐后嗜睡”,也翻译为“食物昏迷”。食物性昏迷现象与嗜睡症是不一样的,不是疾病,通常只是在吃饱饭后,会变得很累、很想睡。每个人都可能会发生,跟生理问题无关。常见状况包括了虚弱、疲倦、没有体力、想要睡觉、昏睡、注意力不集中。
针对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洪泰雄说明,因为进食过量会导致胃部与肠道过度扩张,增加了血液循环到肠道的需求,使得大量血液流向了肠道和胃部,导致脑部缺氧。同时,食物消化与代谢过程中也会释放出大量的荷尔蒙与化学物质,这些化学物质可以影响大脑神经传导物质的平衡,进一步加剧昏睡感。
选择均衡的饮食,避免过度进食以杜绝昏睡感等症状。(图片来源:Adobe Stock)
洪泰雄又进一步说明,高糖分与高脂肪食物也会影响血糖和胰岛素水平,进而影响了脑部神经传导物质的平衡,进一步导致昏睡感。至于如果要减少食物性昏迷的发生,洪泰雄表示,应该避免过度进食,选择均衡的饮食。
文中还提及,摄取过多的蛋白质也可能会导致类似食物性昏迷的症状,例如昏睡的感觉、精神不集中等。原因是摄入过多的蛋白质是需要胃肠道消化与吸收的,而过多的蛋白质可能会加重肠胃负担,导致血液流向肠道,血液供应到脑部减少,进而出现昏睡感等症状。
关于应该要摄取多少蛋白质,洪泰雄表示,具体的摄取量因人而异,因为有多种因素影响,例如年龄、性别、体重、身体活动水平、健康状况等。一般说来,成年人每天摄取的蛋白质应该在体重的0.8至1.2克/千克之间。他以成年人的体重为70公斤来算,每天的蛋白质摄取量应该是56至84克之间。
最后,洪泰雄表示,针对身体特殊状况的人,例如运动员、怀孕妇女、哺乳期妇女等,可能就需要摄取更多的蛋白质。他建议民众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来摄取适当的蛋白质,维持身体健康。
防止“食物性昏迷现象”出现的9种方法
其实,目前已经有不少方法能够防止食物昏迷的出现。
接下来为大家提供了9项十分简单的预防方法,相信大家看过之后,都会觉得这些方法十分简易,只要下定决心,稍稍更改一下现阶段的某些行为即能达成,避免午餐过后又开始昏睡了起来:
1、保持规律的睡眠习惯。
2、少量多餐,特别要避免一次性吃过多的食物,避免血糖忽然出现急遽上升。
3、保持活力。
4、摄取均衡的营养素。
5、在正确的时间内用餐。
6、用餐点的顺序可遵守先吃菜或喝汤,再接着吃肉,最后再摄入淀粉,借此减缓血糖上升速度。
7、饭后可到户外散步10分至20分。此举不仅能帮助消化、振作精神,还可藉着照射日光来抑制褪黑激素,让睡意减少。
8、如果时间与环境许可,可以小睡20分至30分来提振精神。
9、晚上要尽量睡饱且作息规律,避免因为睡眠不足、疲累而出现餐后嗜睡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