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早的春联(图)
春联又称为: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图片来源:Adobe Stock)
春联,讲究工整、对偶、精简,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它又称为:对联、门对、门贴、春贴、对子、桃符等。每逢新年,无论是居住在都市或乡村的人家,均纷纷在门上张贴极具喜庆意义的大红春联。世人均知,深得民间喜爱的传统年画之所以兴起,实则关乎贴门神之俗,若再认真探究春联的起源,其实也是跟门神有关的,而春联在经过长年演变,于思想性、艺术性上都出现了很大的改变。
春联的种类众多,依照它的使用场所,能分成: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斤等。“门心”是张贴在门板上端的中心位置;“框对”是张贴在左右两个门框上头;“横披”是张贴在门楣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是必需正贴的正方菱形单字春联,又称:斗方、门叶,多贴在家具、影壁中。
根据《茅亭客话》记载,中国最早的对联,出现于五代后蜀。当时每到除岁,各宫门便给一对上头题有“元、亨、利、贞”四字的桃符。某一年,擅长文词的蜀太子在策勋府的桃符上题写了“天垂余庆,地接长春”八字,遂被认为是最早的对联。不过,另有记载称中国最早的春联是另一幅。
《蜀梼杌》便称,五代蜀国后主孟昶在桃符板写下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十字,被视为中国首幅春联。其实,孟昶原本是要求大学士辛寅逊题写桃符板,但孟昶不满意词句不够工整,遂决定亲自挥毫写下这一对联。
无论如何,一般多认定春联起源自五代后蜀,而“余庆”二字多被认定为不吉之意,带有亡国之意。
宋代之后,除岁写春联逐渐流行成为一种风尚。《宋史》则记载每年除夕日的活动:“命翰林为词题桃符,正点,置寝门左右。”根据《梦粱录》所载的“钉桃符,换春牌”,可知道这类的桃符春牌正是人们已经熟知的春联的原始型。于是,春联融入了百姓的生活,亦产生了不同演变,并成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文学形式之一。
到了明、清时期,贴挂春联已经很盛行。《燕京岁时记》载说:“春联者,即桃符也。自入腊以后,即有文人墨客,在市肆檐下,书写春联,以图润笔。祭灶之后,则渐次粘挂,千门万户,焕然一新。或用朱笺,或用红纸,惟内廷及宗室王公等例用白纸,缘以红边蓝边,非宗室者不得擅用。”
当时,连皇帝都时常提笔亲自写下春联,亦产生令人津津乐道的事迹。明太祖朱元璋就曾在一次微服出巡时,为一尚未贴出春联的阉猪户写下“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十四字对联。
喜爱出对联让臣子们应对的清高宗乾隆,亦曾在南巡期间亲笔题写一对联。据悉,乾隆当时来到了通州,因为想起河北也有一通州,遂写下“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并要求随身官员立即做出对子。但臣子先后做出的几副下联,乾隆都不满意,幸好一侍卫在看见通州两旁几间当铺后,灵感一生,便做出了让乾隆满意的对子:“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
有趣的是,清代这时的春联也已经发展成多样形式,不仅仅盛行于新年期间,连婚丧嫁娶、庆颂哀挽、社会交际、国家大典等场合上,都采用这一种被应用广泛的形式。不过,只有在新年期间贴的称为“春联”,其他时候贴的则另有别称,包括“挽联”、“婚联”、“贺联”、“答赠联”、“寿联”等等。
此外,连内容亦出现不同风气。文人学士在写春联和对联时,多半是自己创作,或集结前人佳作成对联。然而,当时更多的状况是集结唐代诗人的作品或直接截取唐诗来做为对联。当然,这样一来,就让一些冬烘先生减少了在大量思考之后,却又生不出半点句子的极窘状况。
参考资料
郭兴文、韩养民《中国古代节日风俗》
乔继堂《中国岁时礼俗》
李秀娥《图解台湾民俗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