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生花的效果:画龙点睛(图)
龙是一种尊贵、吉祥、庄严、神圣的象征,代表好的德行,是中国极具代表性的传统文化之一。(图片来源:Adobe Stock)
“画龙点睛”这句成语出自唐代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张僧繇》,原形容梁代画家张僧繇作画的神妙。后多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生动有力。
那么,为什么画龙要点睛?龙具有什么样的魅力,能让古往今来,多少中国人为之吟诗作画,从而形成了中国不可或缺的龙文化意象呢?
成语“画龙点睛”的由来
“画龙点睛”这则成语与南朝梁武帝时期的宫廷画家张僧繇有关。
张僧繇以善画佛、道著称,亦兼画人物、肖像、花鸟、走兽、山水等,其中,最令人津津乐道的就是画龙。
有一年,张僧繇在金陵安乐寺的墙壁上画了四条龙,神态生动、传神,龙好像随时都会飞起来似的。观者赞不绝口,但却纳闷为何四条龙都没有眼睛,遂问张僧繇。张僧繇跟大伙说:“如果画上眼睛,龙就会飞走了。”大家都觉得不可思议,坚持要他给龙点睛。
张僧繇不知如何是好,便给其中两条龙画上了眼睛。果然,他刚画好,天色就大变,电闪雷鸣中,两条龙腾云驾雾地朝天空飞去。围观的民众看得目瞪口呆,回头再看没画眼睛的那两条龙,依然还在墙上。众人这才相信张僧繇所言不虚。
后来“画龙点睛”就用来比喻绘画、作文时,在最重要之处加上一笔,使得全体更加生动传神;亦用来比喻做事能把握要点,让整件事更加圆满。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龙
提起龙,在中国古代社会里,它是一种尊贵、吉祥、庄严、神圣的象征,代表好的德行,是中国极具代表性的传统文化之一。
从远古的玉饰、陶器,一直到后来的工艺、书法、绘画、服饰等,常常会看到龙的装饰,就连古代皇帝都要穿“龙袍”、坐“龙椅”,这些都展现出龙在中国人心中的重要地位。
在中国人的心目中,龙是帝王的象征,也是威严而神圣的灵兽。它天生异能,身体上覆满鱼一样的鳞,可以生活在深邃的江河湖海之中,掀起阵阵波涛;也能在陆地上行走,威猛无比;还能直冲云霄,呼风唤雨。
龙具有蛇身、蜥腿、凤爪、鹿角的特征。因为龙的身形和闪电的形状极其相似,再加上电闪雷鸣之际往往大雨滂沱,因此,龙就顺理成章的被看作“雨水”之神。据传,龙会根据上天的命令,把地上的水带到天上,再让这些水根据天命降落人间。
因为龙如何行雨、什么时候行雨对人的生活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人们自然而然地对龙形成了敬畏之感,常恭敬地称龙为“龙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