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及第图。(图片来源:公有领域)
古代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时代,对读书人而言,能参加科举考试,并成功金榜题名,是极大荣耀,至于能成为状元的人,在文韬武略上基本都有杰出成就,像清代状元马世俊(1609年-1666年)即是如此。
马世俊,初名世琪,字章民,号甸臣,别号匡庵,著作传世有《匡庵文集》、《匡庵诗集》。
根据清史料记载,马世俊是江苏溧阳县的大才子,自幼聪颖,即使幼年丧父、家中清贫,仍努力向学。他满腹经纶,才高八斗,特别擅长八股文。
清世祖顺治十五年,马世俊前往南京参加江南乡试。那年的乡试是以出自于《中庸》的“渊渊其渊”为题,要考生写一篇八股文。“渊渊其渊”是在形容圣人的智慧如同潭水般深广。马世琪自然是明白的,但本该胸有成竹的他却认为乡试的考题不可能如此简单,其中必藏深意。加上《诗经》中的“鞉鼓渊渊”也提及形容小鼓鼓声的“渊渊”。
于是,马大才子一时之间拿不准“渊渊其渊”是在说什么了。他陷入了沉思。
马世俊赴考时,本秉持夺名的决心。但如今自己竟对考题内涵无法捉摸,无法好好下笔了。他忖度,既然写不好,那我就索性不写了。结果,他居然在试卷上写下一首打油诗:
渊渊其渊实难题,闷煞江南马世俊。
一本白卷交还你,状元归去马如飞。
诗意是:这次的考题太难了,连我这个大才子都给难倒。我只好交上一白卷,我这未来状元先快速归去。
就在时人都认为马世俊铁定高中解元时,他居然交了个白卷,结果呢?当然是沦为笑柄。幸好,马世俊并未气馁,他回家后继续刻苦攻读。
三年后,顺治十八年,马世俊再度参加乡试。与前一次不同了,他这次下笔可是如有神助,洋洋洒洒、顺顺利利完成试卷。结果呢?当然是高中解元。他随后在殿试上,更是独占鳌头,成为新科状元,接受众人的欣羡与佩服。
顺治帝福临很欣赏马世俊的才学,更喜欢他的书法和山水画,后来便封马世俊为翰林侍读。马世俊曾建议顺治帝,君主应以天下为家,致力满汉各族团结,不应区别对待,如此方能达到治理国家的目的。顺治帝于在位期间的确致力满汉融合,这或许是马世俊的建议,深深地影响了皇帝的执政理念吧!
此外,马世俊为官期间,多次成为科举主考官,为大清王朝选拔出许许多多与他一样拥有不俗学识的高才。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