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送神日如何做才不犯禁忌 好运一整年?(图)


中国民间认为,祭拜完灶神之后要“送神”。(图片来源:手绘插画志清/看中国)

2023年的祭灶节(又称为:送灶、祭灶、灶王节、小年、谢节)一般是在黄历12月23日,但有的地区是23日的前后一日。在1月14日或15日到来。祭灶节是大家熟知的送神日,同时预示着新年将至。根据民俗专家杨登嵙的说法,在送神这一天将会决定了今年一整年的运势、事业及财运。因此,当我们在清屯祭拜时,必须要好好地注意禁忌!

我们在前一篇文章中,已经提及“送神”缘由(请详参:〈为什么古人很重视“祭灶节”?〉)。因此,今天要来介绍送神的仪式及禁忌。

送神的意义及禁忌

民间认为,人类在焚香送神返回天庭时,一定要将“送神”的全部仪式进行得尽善尽美,好让神祗在玉皇大帝的面前多多为百姓美言几句,进一步获得玉皇大帝赐下福祉,享有一整年的好运势。送神仪式显示了灶神的权力大小已经不同以往,他从以往的执掌灶火、管理范围仅厨房场域,逐渐演变成考察、纪录一家大小的所作所为。

“送神”又被称为“清囤”或“清屯”,民间认为,在此期间需要准备一些甜腻食物祭拜灶神,期盼灶神可以多说一些好事,少说坏处。有的祭祀者甚至会唱着歌谣:“粘糕堵你的嘴,糖果粘你的舌,今夜上天去,好话要多说。”

此外,在中国传统习俗中,在送神日祭拜灶神之后,民众会将汤圆黏在灶上,借此期盼灶神多多美言。过去乡下还会在门上或是水缸、仓库等地方粘上汤圆。

民众认为,“送神”必须愈早愈好,“接神”则相反,是愈晚愈好。因此,民众会在祭灶节这天清理早上香来“送神”,并焚烧甲马、寿金,好让诸神乘着代表民众虔诚心意的烟火直上天庭根根据习俗,民众平常是不会轻易移动或清洁诸神的神位,因此在送神之后,也就是诸神升天述职不在人间的时日,最适合人们大扫除。此举象征扫除家中所有的晦气,迎接新年新气象。

不过,也有例外的。纵使祭灶节这天非常忙碌,却也别忘记要遵守禁忌。

禁忌包括:当年家中有丧者,不宜举行送神;忌宰杀。虽说小年夜这天是不能宰杀动物的,但这项禁忌已经逐渐被遗忘了,仅有个别地区在遵守。

虽然现代已经有许多人对于送神、清囤的种种仪式不了解了,甚至是不再遵循任何传统民俗仪式,但可别忘记保持向善、做好人的态度。别仅认为古代民俗仪式过于繁琐,要知道,古人之所以如此,无非是他们怀着一颗虔诚信奉神佛的心,了解善恶有报等普世观念。

送神的步骤

一、准备送神的供品

民众会准备冬瓜糖、麦芽糖、糖果等甜物,三碗汤圆或素果,寿金、刈金及送神甲马。

二、“清囤”禁忌及开运法

(一)“清囤”顺序

“送神”过后,紧接着再前往神位前烧香秉告神明、祖先说,即将进行“清囤”。“清囤”就是依序清理家中的神像、神明香炉、祖先牌位、祖先香炉,以及神明桌。

(二)清理神像的方法

要使用干净的毛刷小心清理神像,尽量使用干布来擦拭神像。如果擦不干净再使用湿布擦拭,切勿使用水洗,避免造成神像的脸花掉或发生龟裂。

(三)清理香炉的禁忌

尽量不要把香炉拿下来清理,准备全新或是专用来清里香炉的汤匙与过滤网。在香炉摆放的原位置,用汤匙舀起香灰,移到滤网内,过滤杂物、硬块,接着再将过滤好的香灰放回去香炉内,分量约达八分满。切勿拿起香炉,将香灰倾倒出来。此举又称“倒炉”,习俗认为,这举动是会将福气及好运给倒掉的。最后,将炉中的香灰抹平,这象征平安圆满,至此,清理即算完成。

记住!不可以把香灰给压实,香灰应当保持松软。古人有云:“插香松,赚钱才会轻松!”

(四)掷爻问吉

待神像、神明香炉、祖先牌位、祖先香炉、神明桌依序被清理完毕之后,民众要再掷爻问神佛,看目前状况是否舒适?若没有“圣杯”,须再调整神像或神明炉,直到出现“圣杯”。

接着换掷爻请问祖先,看目前状况是否舒适?若没有“圣杯”,须再调整祖先牌位或祖先炉,直到出现“圣杯”,这样整个送神、清囤的仪式才算顺利完成。

本文留言

作者隅芯整理相关文章


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