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中国地方政府基建欠65万亿 无一有还债打算(图)

 2023-01-05 21:14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1

此前有高级财经官员透露,地方政府没有一个想还债。
此前有高级财经官员透露,地方政府没有一个想还债。(图片来源:Adobe stock)

【看中国2023年1月5日讯】(看中国记者李正鑫综合报导)中国地方政府以投资基础设施建设拉动经济,除了地方债,还有其控制的城投公司债务,这都成为经济发展道路上的“未爆弹”。此前有高级财经官员透露,地方政府没有一个想还债。

隐形债务是中国各地政府可让其不出现在资产负债表上的融资项目,但是,金融市场仍将其视为地方政府负债。目前,中国财政部没有关于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规模的账目。

官媒《中国新闻周刊》曾发布文章称,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规模整体数据不明,但由于隐性债务的形成多与城投平台有关,后者有息负债余额常被用来估测隐性债务规模。

所谓地方融资平台(城投平台),是指地方政府发起设立,通过划拨土地、股权、规费、国债等资产,迅速包装出一个资产和现金流均可达融资标准的公司,必要时再辅之以财政补贴作为还款承诺,以实现承接各路资金的目的。

刚过去的2022年,城投债的总规模可能高达65万亿元。2021年,中国城投平台的有息债务余额已经达到了56万亿元。

海外智库“天钧政经”撰文《金融崩塌群情激愤 习近平的位子坐得稳吗?》指出,银行违规放贷以及预售资金监管出现漏洞的情况确实存在,同时地方政府住建监管部门和金融监管部门也是负有责任的。地方政府靠卖地获取大量的资金,却没有尽到应担负的责任,最后还要以暴力对待维权的苦主,这是中共历来采取的“维稳”手段。实际上,地方政府也存在利用控制的城投公司将资金投入房地产领域的行为,城投公司大规模囤积土地的操作屡见不鲜,这也增加了金融风险。

1月4日,舆论再次聚焦到地方政府隐形债务。

中国“冰川思想库”的文章指出,既然城投是地方政府的融资平台,自带地方财政的信用背书。所以,明知城投债是“肉包子打狗”的必亏,银行也得借。事实上,除了少数超一线、一线的城投外,几乎所有城投都在理直气壮地亏钱。靠两层遮羞布挡着:一是房地产繁荣稳住地价,地生钱、钱生地的游戏就能继续玩;二是财政扩张,局部爆个小雷,不管哪级财政出来买个单就过去。如今房地产灰头土脸,政府财政吃紧。不讲市场规律、不讲市场规则,那就要付出沉重的代价。

另外,一则城投公司贷款展期降息新闻,引起市场广泛关注。

贵州遵义市最大城投发债主体--遵义道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在中国债券信息网披露了关于推进银行贷款重组事项的公告称:本次银行贷款重组涉及债务规模155.94亿元,以债权保全为前提,经各方友好平等协商,近期完成签署相关补充协议。根据重组协议,重组后银行贷款期限调整为20年,利率调整为3%/年至4.5%/年,前10年仅付息不还本,后10年分期还本。

1月4日,据中国第一财经报道,中央财经大学教授温来成分析,如果不采取这一方式重组银行贷款债务,恐怕就会出现违约,这实际上是一个无可奈何的做法。

财达证券副总经理胡恒松认为,贵州遵义道桥债务违约,是各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市场化经营艰难的缩影。

早在2018年5月19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财经委副主任贺铿在北京参加活动时谈及地方政府债务时称,地方政府就没有一个想还债的,“这些债不说还本,还息许多地方都还不起”。

而贺铿所透露的债务信息,还不包括前面提到城投债问题。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看中国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