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子》被梁启超誉为“汉人著述中第一流也。”(图片来源:看中国制作)
《淮南子》是西汉皇族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收集史料、文献集体编写而成的一部著作,又名《淮南鸿烈》《刘安子》。梁启超说:“《淮南鸿烈》为西汉道家言之渊府,其书博大而和有条贯,汉人著述中第一流也。”
《淮南子》成于众手,内容广博,融合先秦诸子的思想。《淮南子》于20世纪有英文和日文的全译本,以及法文和德文的节译本,是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典籍。
本篇为读者介绍《淮南子》中《原道》的部分内容。
【原文】昔者冯夷、大丙之御也,乘雷车,六云蜺,游微雾,骛忽怳,历远弥高以极往,经霜雪而无迹,照日光而无景,抮扶摇抱羊角而上,经纪山川,蹈腾昆仑,排阊合,沦天门。
[大意]从前冯夷、大丙驾御车马,乘雷公之车,以云蜺为六马,遨游于薄薄的云雾之中,驰骋在邈茫迷朦的太空中。历经远方和高直缥缈的地方,驰过霜雪而不留下印迹,日光照射而没有阴影。随着扶摇、羊角般的大风曲萦盘旋而上,经过高山大川、翻山渡水,腾跃到昆仑之巅。推开天门,进入天宫,即天帝所居住的紫微宫。
注:冯夷,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黄河河伯。冯夷服八石成仙,得到水仙之职。大丙,水神。
【原文】末世之御,虽有轻车良马,劲策利锻,不能与之争先。是故大丈夫恬然无思,澹然无虑,以天为盖,以地为舆,四时为马,阴阳为御,乘云凌霄,与造化者俱,纵志舒节,以驰大区。可以步而步,可以骤而骤。
[大意]在末世里驾车的人,即使有轻捷的车、健骏的良马、强劲的马鞭,也无法和冯夷、大丙一争高下。因此,大丈夫内心恬静坦然而安适,无所牵索,无所忧虑。大丈夫以天为车盖,以地为车厢,以四时作为良马,以阴阳做车夫,乘云驾雾上九霄,与天地、自然造化同往。放开思绪心志,舒缓节度,驰骋于天宇。可缓行则缓行,可奔驰就奔驰。
【原文】令雨师洒道,使风伯扫尘,电以为鞭策,雷以为车轮,上游于霄雿之野,下出于无垠鄂之门,刘览偏照,复守以全,经营四隅,还反于枢。
[大意]令雨师清洒道路,唤风神扫除尘埃,用电来当作马鞭,以雷作为车轮,向上游于虚廓高渺的区域,往下出入无所边际的门户。虽然观览照视高渺之境,却始终保守着纯真、能坚守本性的完整;虽然周游经历四面八方,却仍然返还中枢——这是道之根本。
【原文】故以天为盖,则无不覆也;以地为舆,则无不载也;四时为马,则无不使也;阴阳为御,则无不备也。是故疾而不摇,远而不劳,四支不勤,聪明不损,而知八纮九野之形埒者,何也?执道之柄,而游于无穷之地。是故天下之事,不可为也,因其自然而推之;万物不变,不可究也,秉其要趣而归之。
[大意]所以,用天作车盖,就没有什么不能覆盖的;以地做车厢,就没有什么承载不了的;用四时作良马,就没有什么不可驱使的;用阴阳做驾车的人,就没有什么不完备的。因此,跑得快而不会摇晃,远行而不会疲劳。四肢不劳苦,耳目不减损,而能知道整个宇宙天地的界域,这是什么原因呢?就是由于掌握了“道”的根本而能畅游于无穷无尽的地方。所以,天下之事,是不能有意人为地去做、去处理的,要顺随事物的自然之性、趋势去做;万物的变化,是不能凭人的智慧去探究的,只能按事物发展趋势来把握其真谛、即把握“道”的要领而归因于道。
(待续)
責任编辑: 申思茗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