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命的中国防疫:一收就死 一放就乱(图)
民众在发热门诊排队(图片来源:YUXUAN ZHANG/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国2022年12月16日讯】“最高指示: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各级领导同志务必充分注意,万万不可粗心大意。”这是文革期间写大字报必须有的起手式,以毛语录来点题。现在中国防疫政策,从开始的清零到最近大转弯的松绑,都是毛伟大的预见,真的要了人命,可惜还没有要到党命。
习近平的清零政策,似乎保住确诊者的命,至少中共没有公布死亡数字,所以称为习近平的英明政策。至于因为严格清零带来的次生灾害,害到其他疾病患者无法获救而死亡,或者长期被关因忧郁而轻生,倒是时有所闻。然而因为没有算在防疫的死亡帐上,所以清零的成绩“很大很大很大”,那些次生灾害“很小很小很小”(这些也是文革期间肯定毛伟大革命路线的用词)。因此习伟大的路线突然转弯,让人摸不着头脑。一般认为,因为民众受不了爆发白纸革命,习伟大只能让步。然而从来没有听说过中共会在群众压力面前让步,不是批判斗争就是流血杀戮,这是中共党史证明过的。因此也有法国媒体认为前一阵习近平到印度尼西亚巴利与泰国曼谷出席国际会议时被感染,因为症状轻微很快痊愈,因此觉得没有必要再大张旗鼓清零而突然政策转弯。
原先为了宣传清零的必要性,把武汉肺炎描述得十分可怕,对流感化也不予承认,怀疑是帝国主义的阴谋。如果不清零,中国将有几百、几千万人染疫死亡,从而强迫广大民众接受牢狱式的封控生活,房门甚至从外面钉死,完全违背消防政策。然而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谁敢反对,就要谁的命。可是官逼民反,中共20大前有北京四通桥彭立发的造反,20大后新疆乌鲁木齐小区大楼大火,出了许多人命,遂在全国各地爆发白纸运动表达民众“尽在不言中”的抗议。这种“不在白纸中爆发,就在白纸中灭亡”的抗议形式,大概的确使习近平心虚,加上中国经济断崖式的下坠,大批人返贫,失业人口大增,中共藉发展经济取得执政合法性的基础动摇,也没钱去收买其他国家来撑中国的霸主地位,才是迫使习近平政策转弯的真正原因。
然而政策转弯没有向民众好好解释,也没有逐渐适应的过渡期而突然180度大转弯,导致又有一些原先被愚的民众难以转弯,照样不敢出门,甚至不许子女上学。为此,中共媒体除了大肆宣传“新冠无害论”,还故意缩小确诊者数字。明明周围确诊人数大增,媒体却说大减,愈发引发民众的疑惑,到底政府在玩什么把戏?连习近平的御用文人,前《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也很不以为然。结果清零时是“自己吓自己”,现在则是“自己骗自己”。党领导一切,就是这样领导的:“理解要执行,不理解也要执行,在执行中逐步理解。”(这是林副主席语录,也是文革常用句。)
其实根本问题就是中共治国,都是运用政治运动的方式。例如不论是个人卫生,还是集体卫生,都应该是常态式,但是1950年代开始就叫做“爱国卫生运动”。这次防疫,清零也搞群众运动,一刀切;一封锁就全部被封,一解封就全部放出来,完全不顾各地的不同条件。国外解封,是施打疫苗到达一定比例的程度,而且逐步解封,哪里是“一哄而起,一呼而散”?10条、20条相继而出,是政治局常委与国务院高高在上制定的,是奉习近平一念之间决定的。有没有计算解封后会有多少人染疫?有没有足够的药品与医疗设施?这些都心里没底。新领导人只知道顺习近平之意,旧领导人已经准备打包走人,却被榨取剩余价值,双方怎么可能合作讨论订好防疫政策?尤其解封这么大事,如何应对大批没有打过疫苗的民众,应对只打缺乏有效防疫力的中国疫苗的情况?
中共靠打家劫舍取得政权,靠改革开放的外资发展经济,现在习近平以锁国应付疫情,怎能应付?就是当年的改革开放,由于迷信党的领导,所以出现“一放就乱,一收就死”的局面。一放就是贪污、造假样样都来,一收就是一潭死水,经济滑坡。如今还是那个德性:清零一收,把大家关死,现在一放抢药抢医,天下大乱。然而不会乱到中央领导人的健保,所以个个长命百岁,老百姓许多可是无辜冤死,或排长队施打疫苗,排长队核酸检测,现在排长队买药看病,没死也是半死。看来全球的感冒药又要被中国抢光了,不是真不够,而是有人囤积,再有人倒卖。很快就会有假药出笼,而且是官商勾结,害死民众。
现在的混乱局面如何收拾,没人知道,连天子脚下的北京市也乱成一团,当然中南海除外。骗人骗到自己也不相信,于是以无法统计为名,每天确诊人数已经不公布了。以中共监控民众的无孔不入程度,会无法统计?只是无法掩饰自己的无能与乱象而已。紧接着是春运的到来,人口大流动与病毒大传染成正比,习近平与天时地利人和打对台,未来情况令人担忧。然而中共控制媒体与网络,一切都可以是“莺歌燕舞”。
习近平与中共不会下罪己诏,“伟光正”如何罪己?所有乱象、病人、死人,当然都是外国敌对势力的阴谋造成的。就如最近广东在抓白纸运动的参与者,公安的问话是“给你多少钱举白纸”?中国与印度边界已经发生武装冲突。利用爱国主义转移视线是中共的老套,只是现在的年轻人不一定明白。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