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开谜团:关羽究竟为何大意失了荆州?(图)


明代绘画作品中,关羽抓住庞德的情景。(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关羽率军攻打荆州北部的樊城。樊城的守军主将是曹仁,曹操又派出大将于禁率领七军前来援救。到了八月,汉水暴涨,水高五至六丈,于禁所率领的七军全部被水淹没。关羽乘机率领水军攻击于禁和庞德,最终于禁投降,庞德不降被杀。

这时候,梁县、郏县、陆浑县的地方势力接受了关羽的印信和号令,作为他的分支部队,关羽一时威名大振,中原震动。曹操认为许都离关羽军太近,打算迁都,以便暂避关羽锋芒。而司马懿和蒋济却认为:于禁等人战败,是因为大水淹没,并不是攻战失利,这对于国家大计并没有构成大的损害。(也就是说,只要大水这个条件不存在了,战场的形势还是可以好转的。)

曹操布局 形势逆转

刘备和孙权,表面看起来关系密切,而实际上却很疏远。假如关羽得志,一定不是孙权所愿意看到的。如果这时候派人劝孙权攻击关羽的后方,许诺将江南地区封给孙权,樊城的围困就会解除。曹操听从了这个建议。

当初,孙权曾经派出使者,为自己的儿子求娶关羽的女儿,关羽不但拒绝了婚事,还辱骂了使者,孙权非常愤怒。当曹操再派徐晃增援固守在樊城内的曹仁,关羽一时不能攻克樊城的时候,孙权写信给曹操,请求出兵攻击关羽后方,为朝廷出力,并要求曹操予以保密。曹操同意了孙权的请求,但将孙权攻击关羽的消息散布出去,樊城内的曹仁就更加坚决地守城。

南郡太守糜芳、将军符士仁供应军资不力,关羽曾经说过:“等我回来的时候再治你们的罪。”两人心中始终恐惧不安,在孙权的引诱下,背叛了关羽。樊城这边,曹操不断地增兵,徐晃也打破了关羽围困樊城的包围圈,樊城内外恢复了联系。关羽见南郡已失去,只好从樊城撤兵。然而,由于退归襄阳的路不通,关羽只好向临沮方向撤退。

吕蒙的大军占领了江陵,把关羽及其众将的妻子儿女全部俘获。吕蒙对关羽军队的家眷给予了优厚的待遇,这些消息传到关羽军中以后,兵士无心再战,陆续逃散。关羽自知孤立穷困,向西退守麦城。孙权命令朱然和潘璋切断了关羽的一切去路,关羽最终被擒获后为东吴所杀。至此,蜀汉丢失了荆州

陆逊谦恭 关羽放松警戒

《三国志・吕蒙传》有这样一段话,关羽进攻樊城,吕蒙向孙权上书说:“关羽征讨樊城,却留下很多军队防守,一定是害怕我从后面进攻他。”于是,吕蒙以自己经常患病这个理由,要求孙权让他回建业去治病,这样就会麻痹关羽。关羽知道了这个消息,就会撤走防守东吴的军队,然后调往襄阳。孙权同意了吕蒙的计策,公开发布了一道命令,调吕蒙回去,让陆逊到陆口来代替吕蒙任前线主将。

陆逊来到后,就给关羽写信,祝贺他擒获了于禁,然后告诫关羽防止曹操增兵。还说自己是一介书生,来当这个前线主将深感力不从心。但是能够和关羽为邻则非常高兴。并且说,自己的这些建议即便是不符合关羽的谋略,也是可以看出他的向往之情,并希望得到关羽的关注。关羽看了陆逊的信,觉得有“谦恭、愿意尽忠和讬付自己前程的意思,于是就放了心,不再怀疑东吴会有异动”,于是逐渐撤出防守军队赶到樊城。

这充分说明,关羽在发起襄樊战役时,对东吴是有所警惕的。只是在东吴换帅后,新来的这个主将陆逊又是那么的谦恭,这才让关羽放松了警惕,认为东吴没有意思背后攻击他,所以才把防守的重兵调走。也就是说,关羽败在大意,并不是不把东吴放在眼里。

判断失误 大意失荆州

还有一点就是关羽不和孙权联姻的问题。实际上这件事比较复杂,可能真的有关羽看不起孙权的意思,也有另一种情况,关羽认为孙权这是不怀好意。毕竟,这时天下的鼎足之势已经大致形成,孙权不通过刘备而提出和关羽联姻,会不会让关羽感到有其他意图?

说起来,不仅仅是关羽这方面“大意失荆州”,丢失荆州也有刘备、诸葛亮的责任,是他们也大意了。

总起来说,无论是关羽还是刘备、诸葛亮,都对东吴判断上严重失误,正是这种“大意”,最终丢失了荆州。所以,“大意失荆州”能够在一千多年来被人们认可,是有着事实依据和存在道理的。

本文留言

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