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有关绰号的逸事(图)

 2022-11-13 15:00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0

//img5.secretchina.com/pic/2022/5-11/p3146932a490105619-ss.jpg
小学生(图片来源: Adobe stock)   

年少时读《水浒传》,记得是在初一升初二的那年暑假。大热天里,每读到梁山好汉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痛快,心头涌起一阵激动,手臂上即显出鸡皮疙瘩。《水浒传》与其他章回小说的一个区别,在于书中好汉全有绰号。绰号衬讬人物个性,如响当当的“拚命三郎”,闻之令人热血沸腾;有的绰号让人唯恐躲之不及,如“母大虫”、“赤发鬼”。有趣的是,刚进初中不久,同学之间竟也开始起绰号,但这与《水浒传》无关。自然生成的绰号一经出现也就无法消除,此后终生忘不了。我进初中时,从家到学校,约半小时不足的行程。每天早晨母亲用铝制饭盒,给我准备好午饭,到学校先将饭盒送入食堂,食堂用大蒸笼加热。我们那个年级共10个班,我在初一(9)班。上午第四节课下课,同学轮流到食堂,用方木框把自己班的饭盒拎回教室。也有同学家离学校不远,中午回家吃饭。第一次与同学在教室一起用餐,那种因新鲜感带来的愉悦,也是终身难忘了。当时没想到,同学之间绰号的出笼,竟与午餐有着割不断的联系。

那是上世纪50年代末,苏联还是“老大哥”,学校从教室、门窗、讲台到所有课桌椅全是苏式:课桌与坐椅相连,课桌的桌面成一个坡度,上有一层盖板。上课时放下盖板,桌面随之扩大。课堂上起立或取书包时,可顺手翻起盖板。坐椅也不是平板,而是随臀部的轮廓形成小幅的波状。在一个新鲜的环境,大家一起边吃午饭边聊天,能增进同学之间的感情,也为绰号的生成,提供了合适的土壤。起绰号仿佛也是一种艺术,因为绰号的存活必须获大家的认可。某人的绰号往往不是空穴来风,也许与他的个性、处境或经历有关,所以绰号绝不会张冠李戴,真实姓名却有可能张冠李戴。有时候只要看一个人的外貌,绰号即呼之欲出。几年前,我在小文《闲话饮酒》中谈到绰号叫“大红鼻头”的少年,就是我的初中同学。其实“大红鼻头”姓唐,为人爽快好动,明显特征当然就是鼻子红,以至全班几乎没人喊他的原名,连性格内向的女生,也直呼“大红鼻头”,那口气也是认真的,仿佛对方生来就叫“大红鼻头”。“大红鼻头”自己对这个绰号早已默认,无论谁只要叫一声“大红鼻头”,他立即如条件反射般地应声:“嗳!”“大红鼻头”的本名,只有老师在课堂上才偶尔会用。

另一同学绰号“三毛”,这个绰号不是创新,而是巧借。文革前坊间流传的三毛有两种版本,一是头上三根毛的大头儿童,是漫画家张乐平在《三毛流浪记》中创造的形象。另一个三毛,是上海滑稽戏《三毛学生意》中的成年三毛。我的同学三毛姓徐,与张乐平的三毛无关,形象稍近于《三毛学生意》中的三毛,年龄要差一大截,碰巧三毛在家排行也是老三。三毛与我很亲近,我们同年龄,在小学就是同班又是好朋友,他家到我家仅几分钟时间,小时候常来我家玩,母亲对他很熟。进中学不久,不知什么缘故,“三毛”这个绰号一下子就被同学认可,三毛自己似乎不在意。升初二后,我在童年时居住的小街几乎消失,我们家迁居到稍远的公有住房,三毛很少再来。

初一下学期,三毛把他家的《三国演义》带给我看。《三国演义》有古文成色,但明代话本的古文,比起唐宋古文,尤其比春秋战国到秦汉的古文,读起来容易。加之我在小学看过“三国”连环画,对“三国”故事略知一二,能大体看懂原著描述的情节。书中许多细节脍炙人口,如“长板坡赵云救阿斗”、“孔明草船借箭”等,我乐意讲给三毛分享。下午的自修课,有时我和同桌女生也低声谈“三国”。那时自修课不枯燥,尤其是《平面几何》作业,根据已知条件求证,可以自由讨论,偶尔也可走动,与课堂纪律的好差无关。自修课如同中午吃饭,可以轻声呼唤同学绰号,没人大声喧哗。

我与三毛分手,原因是初二下学期,我们9班被学校拆散。我和几个同学被分到4班,三毛好像分在7班,全班每人仿佛都成了别人家的孩子。分手那天下午,其他班主任到我们教室,分别把我们带走,当时就有几名女生悄悄低头擦泪。学校为什么要解散我们9班?谁也说不清。刚进初一时,班主任是教图画的方老师。方老师擅长国画,尤爱画虎,会操京胡,估计那时年龄在40—50岁之间,却是一派老先生的风貌。方老师秃顶,借助后脑稀稀拉拉的头发去遮盖前额,鼻梁上架着眼镜,开口是夹带上海腔的普通话,同学私下称“洋泾浜普通话”。全班最胖的同学姓沈,绰号叫“阿六”。阿六的拿手好戏是模仿方老师说话,而且模仿得惟妙惟肖。大家尊敬方老师,但又喜欢听阿六的模仿。不料初二换了班主任,新班主任是教化学的女老师,姓曹。曹老师年纪轻,头发烫得时髦,普通话远比方老师标准且嗓音明亮。罗蒙诺索夫、门捷列夫及元素周期表,这些人名和知识,我是在曹老师的课上第一次听知。“罗蒙诺索夫”这个名字从曹老师嘴里说出,似乎特别顺溜,让人听一次就能记住。后来知道,罗蒙诺索夫不仅是重要科学家,在语言学、历史学、哲学等领域也有贡献。

9班解体后,大家都怀念曾经在一起的往日时光。有时候晚自修,会自发聚在一起,互诉对新环境的不满意。女生尤其怀旧,每次聚会前多是女生串联通知。师生之间仿佛讲究缘分,如同水土服与不服的道理一样。方老师的时候,好像全班没人愿意让老师操心,换了曹老师不久,调皮同学竟一个个地冒出,其中原因无法说清。9班的拆散,或许与此有关。三毛性格温和,课堂上插嘴不多,但每次插嘴必引得哄堂大笑,他自己却显得若无其事的样子,像个冷面滑稽。其实此类调皮与道德品质无关,就像婴儿的啼哭一样,潜意识仅在于引起注意。不同的老师,对此会有不同的反应。有的老师跟着同学哈哈一笑,有老师认为这是影响课堂纪律。正如曹老师个子稍矮,同学大多不在意,但也有同学背后给曹老师取了绰号:“矮子”,虽对老师有失尊重,但也谈不上恶意。不过9班的女生全没绰号,尊重女生仿佛是男生的默契。

最有意思的绰号,要数“咱班的王政委”。初一时有一篇课文,标题就是《咱班的王政委》,这里的“班”是指部队的班。课文大意早忘了,这类题材我天性不感兴趣。部队里有师长、团长……,也有相应的搭档——师政委、团政委。连、排不设政委,何况乎班。课文大概表达部队某班的例外,这个班也有热衷于政治宣传的搭档——“班政委”。回到正题上来,9班的班长是女生,姓周。看得出,班长从小就显得比我们懂事,从小学起就是班长。无论方老师还是曹老师,都满意周同学这个得力助手,这也在情理之中。可是,又是谁为班长安排一个“政委”作为搭档?没人能讲清楚。

这个搭档就是“咱班的王政委”,当然“咱班”指的是我们9班。“王政委”的本名王某某,读音与“王政委”相近。一篇课文的标题,就这样轻易带来一个绰号。其实王某某完全谈不上作为班长的“搭档”,妙就妙在“搭档”与“搭配”的含义相近,但如果改用“搭配”,也许仅因其中一个“配”字,恐怕就把这一层纸给捅破了。这层纸没人捅破,因为大家明白“只能意会,不可言传”,这也是“咱班的王政委”真正的含义。此后全班男生在一起时,不再称王某某,一致改称“王政委”。三毛常爱用全称——“咱班的王政委”,只有“王政委”自己拒不认账。“王政委”越是不认账,大家越是在乎这个绰号。说来好笑,也许正因为这个绰号弦外之音的缘故,每当班长在场的时候,“王政委”总有点畏首畏尾、唯唯诺诺的样子。离开后,立刻又谈笑风生,恢复嘻嘻哈哈的本来面目。加上那时“王政委”的个子最高,两道眉毛像“八”字挂在脸上,笑的时候上下眼皮挤成一条缝,只要班长不在场,“王政委”似乎就敢肆无忌惮。凭心而论,班长一点也不凶,班长的通情达理是公认的。对于“王政委”这个绰号,虽与作为“搭档”的班长好像有点关联,然而班长表现很大度,只当没有这回事。

有个男生的绰号最难以接受,这男生姓秦,绰号“寡妇”。秦某某与寡母相依为命,父亲早亡故。这个消息也许是在填写家庭情况表时显露,也许是他的小学同学泄漏。与秦□□从小学一同升入中学的同学姓韩,绰号“甲长”。甲长刚进中学时就是近视眼,这在那时很少见。甲长这个绰号的由来我早忘了,秦某某大概清楚。秦某某的母亲帮人当女佣,藉以维持生计。夏天的时候秦某某在街头卖棒冰,补贴家用。光明牌赤豆棒冰是那时大众化消暑饮品,4分钱一根。秦某某碍于面子,在学校努力掩盖自己卖棒冰的经历。想想那时的同学,也实在不谙世事,用绰号“寡妇”加在秦某某的头上,确有点过分了。不过这个绰号并不被多数同学认可,只有部分同学玩笑时叫他“寡妇”。秦某某对这个绰号虽反感,但也无可奈何,因为当面直呼“寡妇”的同学脱口而出,没有故意过不去。“王政委”在背后谈起“秦寡妇”,也总是嘻嘻哈哈的腔调。

秦某某虽家境寒碜,但在初中读书成绩居中上。尤其从小临写颜鲁公《多宝塔》,中国字的书写基础也优于大多数同学。然而自幼在一个贫困且又缺失父爱的环境里成长,因自卑而投射在心理上的阴影,可能终生也难消除。才读初中的学生,秦某某理发就开始享受吹风服务。每天上午第二节课后,学校小卖部里出售糕团点心,有条头糕、赤豆糕、松糕……,秦某某几乎每天不落,也许就是为了抵御歧视,向同学证明“我不穷”,全然不在乎他母亲的含辛茹苦、家里生活的捉襟见肘,还有每学期领取助学金的窘迫。如此做派,反让大家对他减少几分同情,私下流露出些许无形的不屑。秦某某可能已感受到,不久理发再也没有吹风,第二节课后买糕点也不再踊跃。9班拆散后,秦某某分在几班我忘了,高中和我又在同一学校,虽不同班,与我的友谊却比以前近了一步。我从未叫过他“寡妇”。也正是那段时间,他向我透露家里的私密——他的父亲是在政权更换时期去了台湾。庆幸的是,9班解体后大概没人再提“寡妇”这个绰号。

绰号的逸事,与9班短暂的历史连在一起。初中毕业大家离散,5年后文革爆发,此后当年的同学再也没有相聚过。谁知转眼就是一个甲子,以往的绰号当然不会有人再提起,但逝去的那段岁月,9班的每个人都会永远珍藏在心灵深处。

来源:看中国投稿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