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国2022年10月1日讯】美国国会参议院上星期全票通过了一项针对《蒙特利尔议定书》“基加利修正案”(Kigali Amendment)的附加条款,要求停止将中国列为发展中国家,并责成美国国务院在11月6日之前提议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内把中国定义为“工业化国家”。这是华盛顿为推动改变中国在重要国际组织中的“发展中国家”地位所采取的最新努力。
近年来,中国到底还算不算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的问题被越来越多地提及。在有些时候,中国表现得比“发达国家”还要阔绰,通过各种形式给亚非拉国家提供上万亿美元的资金来提高自己的全球影响力。但在涉及到自身利益的时候,比如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和市场准入方面,中国坚称自己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专家认为,中国在过去二、三十年来通过其“发展中国家”地位获益匪浅,包括产业补贴和获得国际组织提供的低息和无息贷款,现在是北京主动放弃其这一“头衔”的时候了。
美参院表决再掀讨论
美国参议院9月21日停止中国“发展中国家”地位的表决是批准“基加利修正案”的前提条件。提出该附加条款的来自阿拉斯加州的共和党籍联邦参议员丹·沙利文(Sen. Dan Sullivan, R-AK)在参院表决前的发言中表示,从任何公平的角度来看,中国都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而且不应该再享受联合国的优惠和援助来遵守国际协议,比如《蒙特利尔议定书》,因为这通常都是美国纳税人资助的。沙利文还说,美国和中国之间更大的、不公平的、非互惠的关系必须改变。
“基加利修正案”全称《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基加利修正案》,该修正案将氢氟碳化物(HFCs)纳入《蒙特利尔议定书》。HFCs本身虽然不是臭氧层消耗物质,但属于温室气体,限制HFCs对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意义重大。
北京当局去年6月以“发展中国家”地位正式接受了“基加利修正案”,并于同年9月15日开始实施。沙利文参议员表示,“发展中国家”地位给予中国特殊待遇,而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也是目前所有国家中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远远不是一个新兴经济体。
世行:中国非常接近高收入国家水平
世界银行目前按人均收入水平将各国划分为四类,分别是高收入、中等偏上收入、中等偏下收入和低收入。根据世行公布的标准,2021年高收入经济体的门槛为12,695美元,而中国2021年的人均GDP为12,556美元,仍属“中等偏上收入”经济体,但距离高收入经济体仅一步之遥。
华盛顿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中国力量项目”(China Power Project)研究员布莱恩·哈特(Brian Hart)对美国之音表示,根据世界银行的标准,中国已经非常接近成为一个发达国家。
他说:“世界银行的划分标准通常被大多数人用来衡量一个国家属于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而中国已经非常接近(发达国家),它处于中等偏上入水平的顶端。因此,我认为,仅就国民总收入而言,它已经相当接近于被正式看成是一个发达国家了。”
一带一路使中国成为世界最大债权国
中国最初是世界银行旗下给低收入国家放贷的国际开发协会(IDA)的受援国,到1999年前共获得了高达99.5亿美元的优惠贷款。在那之后,当中国被归为中等收入国家时,它改由世行旗下的国际复兴开发银行(IBRD)作为其主要借贷方,从1999年到2011年共获得398亿美元贷款。截至2019年12月,世界银行在中国共有97个在建项目,承诺的资金数额为120亿美元。
与此同时,虽然中国仍然从世界银行和联合国下设机构等多边机构获得贷款和其他援助,但它也已成为世界最主要的赞助国之一。华盛顿智库“全球发展中心”(Center for Global Development)去年11月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凭借超过660亿美元的总资本,中国已经超过日本,成为国际开发银行系统内的第二大贡献国。这些银行每年向贫困国家提供约2000亿美元的补贴贷款。报告说,北京作为国际机构的主要捐助国、股东、受援国和商业伙伴,使其具有“独特的影响力”。
曾在1980年代给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做顾问的美国企业研究所(AEI)高级研究员克劳德·巴菲尔德(Claude Barfield)认为,中国早就不能再被当作“发展中国家”了。
“中国在一带一路项目中与世界银行等多边国际组织并驾齐驱。他们给非洲、亚洲和南美洲的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数十亿美元的贷款,表现得好像自己是最发达的国家一样。”他说。
“一带一路”可追溯到十年前,是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大国外交战略的核心组成部分。《华尔街日报》援引中国外交部的数据显示,中国在短短10十年内为全球近150个国家的开发项目提供了约1万亿美元的贷款和其他资金,并成为全球最大的官方债权人。相比之下,美国政府和政府所属的机构向欠发达国家提供的援助和贷款不足中国的一半。而在“一带一路”启动前,两国的数字基本相当。
“中国还是个发展中国家的想法是可笑的,”巴菲尔德说,“我对《蒙特利尔议定书》的了解不像我对世界贸易组织了解的那么多,但在世贸组织,发展中国家可以得到一些特殊待遇。中国虽然并不是唯一的国家,但却是最恶劣的,它早该从发展中国家地位‘毕业’。”
韩国在1995年世贸组织成立时以发展中国家地位加入。尽管韩国1996年加入了被称为“发达国家俱乐部”的经合组织(OECD),但仍然主张享受部分发展中国家待遇,比如对大米征收高关税。直到2019年韩国才主动放弃发展中国家地位。
改变中国地位任重道远
哥伦比亚大学国际贸易法教授佩特罗思·马维里迪斯(Petros Mavroidis)对美国之音表示,世贸组织并没有就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有严格的界定。
“规则是没有规则,”他在回复美国之音的电子邮件中写道:“成员国在入世时自行申报它们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马维里迪斯目前也是世贸组织的法律顾问。
中国常驻世贸组织代表李成钢在去年12月中国入世20周年的时候表示,中国将继续保持其“发展中国家”身份,但愿意有限度地放弃一些发展中国家享受的特别待遇,比如农产品和金融领域。他去年12月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说,尽管中国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仍然面临贫困问题,中国仍将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世贸组织无法强迫中国放弃发展中国家的头衔,”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约翰·霍普金斯大学(Johns Hopkins University)国际研究学院教授安妮·克鲁格(Anne Kreuger)对美国之音说,“问题是这是否值得,放弃发展中国家地位是否符合中国的自身利益?”克鲁格在2001年至2006年担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代总裁。
美国企业研究所的巴菲尔德也坦承,要中国放弃发展中国家地位是非常困难的,但美国应该坚持不懈,并且与盟友联合起来。
“美国一直就此与中国和其他国家协商,我们并不孤立,很多欧洲国家、日本还有其他国家也都站在美国一边”他说:“任何单方面的行动我们都要采取,但在有些情况下,我们也要联合盟友。”
北京想继续两头通吃
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中国力量项目”研究员哈特表示,北京之所以还希望同时保留“发展中国家”的头衔是因为它可以给中国带来很多实际好处。
“当北京试图将自己塑造成同时属于这两个(发达和发展中)世界的国家时,我认为,在美国,对许多人来说,这是北京打算同时获得既是发达国家又是发展中国家的好处,”他说,“我认为美国希望中国在世界舞台上表现得像个大国,像一个发达国家。但在现实中,北京希望希望拿到属于两个世界的最好结果。”
到目前为止,中国仍然坚称自己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也拒绝表示,它发展到什么程度就可以跻身发达国家的行列。中国官媒环球时报9月28日发表了人民大学重阳研究员高级研究员何伟文的观点文章,强调美国不能否定和终止中国的发展中国家地位。文章说,发达国家俱乐部经合组织成员国的人均GDP最低为2万多美元,远超中国2021年的人均1.25万美元。也有观点认为,虽然中国的人均GDP已经接近高收入国家水平,但发展不平均,城乡差距大也是不争的事实。
“他们不能两边通吃,不能一边说他们还是个发展中国家……然后在另一方面,不通过多边国际组织而单独给他国发放高额贷款。”美国企业研究所的巴菲尔德驳斥这些看法。“如果他们不想在各种经济关系中把自己表现得像一个发达国家的样子,他们为什么不把数十亿美元的资金转而用在自己的人口中,来提高人均GDP。”他说。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責任编辑: 辛荷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