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而不党”的梅花雀(组图)
梅花雀。(文/摄影:张易书,地点:台湾)
等待同框,橙颊梅花雀,旱溪。
虽然都是一小群一小群的移动生活着,但是橙颊梅花雀可以说是“群而不党”,要遇到刚好聚得紧密的画面,倒也没有那么容易。保有着自己的群性,但又不会在群体中,失去自己的觅食行为、休息习惯,看来,台面上的那些政客,似乎也需要学习,有着自己个性上的是非,不要总是那么的跟随团体的对错。
银合欢是旱溪的强势植物,一遇到豆荚熟成的季节,风一吹,满地都是西瓜子般的酒红色,落在河堤上的种子是有福的,在堤岸上、经过几年,就容易长成一排手臂粗的树林,让下午走在旱溪步道时,有着绿色隧道的错觉。但如果他长在河堤溪谷的话,命运就没有太好了,每一年的溪床整治,总是会在与推土机的相扑赛中落败,所以大致上,在溪床能够看到的银河欢,大概都是嫋嫋弱弱,要这么青仔丛的他,抵挡天地的暑热是难了些,但是承受橙颊梅花雀的休息,倒是绰绰有余。
这两只橙颊梅花雀,在银合欢上,“合欢”同框了一会儿,让我有机会捕捉几张画面,但没有多久,又各自在旁边的大黍筛着丰厚的种子,自自在在的过着自己的频率,没有硬要另一只吃着同样的食物,看着同样的方向,选择单一的选项。小小旱溪,狭长地带,实在不用要求彼此的头,硬要摆同一个方向,虽然我喜欢那种数大就是美的壮阔,不过生物多样性、鸟性百态,和而不同,群而不党,让小众发挥他独特的个性,好像是也是面对未知挑战的方式之一。
不过后来,这两只在觅食习性上,没有那么合拍的橙颊梅花雀,的确朝着同一方向,时左时右的,飞去。
梅花雀。(文/摄影:张易书,地点:台湾)
橙颊梅花雀,旱溪,粉墨登场。
上周在此地游走的时候,发现这里的草本植物,已经开始结穗,时不时可以看到一整群的白腰文鸟、班文鸟觅食的画面,猜想,橙颊梅花雀应该也爱这些翠绿吧!
周末花了两个下午等待,在艳阳无遮挡的情况下,仅用薄外套挡着紫外线,平日里舒爽的游走,随意的走走拍拍,换成了暴尸荒野等级的等待,挑选一处大黍长得比较密的地方,为了不惊扰环境、制造我其实是一沱绿色脂肪的假象,减少不必要的移动与晃动,这样的姿势维持不了多久,额头的和就凝结在鼻尖,头发像是洗完澡滴沥的水珠,消暑的方法,只有缓慢的移动手,摸索着相机包侧的冰冷泡茶,这样略带减肥效果的等待,维持约莫半小时,橙颊梅花雀,来了。
这是可爱的逸出鸟,虽然是外来种,但似乎没有影响生态的恶名,我自己不科学的观察,旱溪这几年这族群的数量,并没有增加很多的感觉,仍旧处于几个月遇到一次的那种频率。
静静的观察这些浓妆艳抹、有着生旦净末丑的国剧脸谱的小飞羽,轻踩踏着大黍,肥短红喙挟筛种子,身体的酷热,也在一声声喀嚓喀嚓的快门中,获得了救赎。
暑假已到尾声,也是淡淡愁歌声起,唯一庆幸的,是我没有早起的困难,这也是这朗朗岁月待我好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