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行都在卷 处处都作难 人人都在熬(图)

【看中国2022年8月22日讯】中国的上海从奥密克戎疫情冲击中恢复正常后,笔者已经去过七、八个省市自治区,采访了各类企业、官员,以及一些普通市民。高质量发展的有,而困难,也是举目可见。

因何而困?三重压力,国际动荡,疫情困扰,人所共知。但影响到底有多深多广,还是要亲自看到,才感同身受。

上周,在黑龙江黑河、齐齐哈尔一带调研。黑河下辖的五大连池市,过去每天有7000多名俄罗斯人从对岸过来旅游休闲,一年20万人次,疫情后这笔收入就没了。当地出现过少量阳性病例,为查出原因,连俄罗斯每天早上飞来的乌鸦也打下了一批,进行检测。当地人说:“如果江上过来几个走私的,睁只眼闭只眼也许就过去了,但疫情之下,一点问题都不能出,必须严防死守。”

这里的黑土地正在收割玉米,很多是机械化作业,但有的地方的收割速度比原计划慢一些,原因之一是上海的疫情时间长,物流停摆,导致进口农业机械和部分零配件滞留在上海,运不过来。你看,中国最北边一块玉米地的收成,也和上海的疫情相关。

再次体会到,当每个地方严密封控的时候,不仅会卡自己的经济,也会卡你不知道是哪个地方的经济。

这是人们共同的痛,希望它早点过去。

在酷热的重庆,和一位出租司机交流,他是达州人,多年前到重庆开车,前两年把户口也落在这里。他买了房子,90多平方,花了80多万,现在每个月用公积金还2000多元。7月是他今年挣钱最多的一个月,除掉油费,净挣七八千元,但之前因为疫情影响,一个月最少时只能净挣两三千元。一有疫情,客人就很少,而天气热,车里一直要开空调,成本少不了。

出租司机指着外边的店铺:“也就早晚有点人,一天都空空荡荡。”然后他脱口而出了一句话,“人人都在熬”。由于靠一个人工作维持不了家计,他妻子也在打工。问他会不会生二胎,他说:“一个养得都不容易,我周围没有谁愿生的,有的连一胎也不愿生。”

这一段和很多行业的企业有交流,发现“行行都在卷”。

很多人觉得白酒好做,整个中国酒业市场9000亿元规模,白酒占了6000亿。可是白酒企业告诉我,也就前面十几二十家企业日子可以,五六年前中国规模以上白酒企业有1500家左右,现在已不到1000家。

国内乘用车自主品牌大概70家左右,听业内权威人士说,真正赚钱的只有几家。新能源汽车是大热点,增长迅速,但绝大部分企业还在亏损。

有个朋友做智慧城市方面的服务,他说,由于地方政府卖不出地,财政告急,发包给他们的项目收款很难,都是账面利润。某一线城市的CBD所在区,连三四十万元的项目都好久收不到钱。过去他们是行业龙头,现在华为、腾讯这样的公司也挤了进来。华为海外受阻,手机受限,所以卷到国内。还有一些从政府关联机构转制的国企也纷纷进入,市场变得更卷。唯一好的是银行资金很宽松,可以靠贷款解决现金流。

华为也不容易,今年上半年利润降到150亿元左右。而2018年上半年是456亿元。

当然,有感到形势很好的企业,如上游做生产资料、新材料的。特意问了几家,从六七月开始,因为终端需求不足的传导,他们也感到了增速下行的压力。

消费龙头一直被市场视为“稳定锚”,增速也在下台阶。比如海天味业,上半年净利润增速仅为3%,创2014年上市以来新低。新消费品牌的困难,则从去年下半年就开始了,能保持增长的是很少一部分。

这里就不举地方政府财政困难的实例了。他们真的不容易,笔者接触到的干部,绝大多数工作时间都超过996。

行行都在卷(企业),处处都作难(地方),人人都在熬(个人),这就是对最近所见的总结。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本文留言

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