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天灾人祸不断:高温、电荒、疫情、干旱(图)


大陆2022年天灾人祸不断:高温、电荒、疫情、干旱。(图片来源:STR/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国2022年8月19日讯】(看中国记者杨天姿综合报导)中国大陆2022年可谓天灾不断:疫情、罕见极端高温、干旱、疫情等等。重庆近日连连飙出历史高温,高温又引发“电荒”,雪上加霜的是COVID-19疫情也跟着严峻。

重庆8月18日测得摄氏45度,这是中国有可靠气象纪录以来,首度在新疆以外出现45度。重庆因连日高温限电缺水;沙坪坝东部城区因疫情封区。

重庆高温破纪录、电荒、疫情

重庆市气象台当地时间8月18日下午发布,北碚国家站最高气温达45度,再度刷新重庆有气象纪录以来最高温极值。北碚国家站前一天17日才测得历史最高温44.6度,纪录仅维持一天。

与此同时,重庆市沙坪坝区疫情防控指挥部8月18日晚通告,对沙坪坝东部城区实施临时管控措施。辖内16个镇街停止一切非必要人员流动,多个小区封管;公车、出租车、网约车等一律暂停运营,私家车暂停上路行驶;地铁、轻轨除在重庆西站、沙坪坝站外不停站。生产经营企业实行白名单制度,严格闭环管理。

沙坪坝是重庆的工业重镇,被动元件龙头华新科技就在沙坪坝区设厂,有不少台厂集聚,以沙坪坝作为大陆的西部硅谷。

重庆沙坪坝每户非必要不外出,每户每天派一人出行处理购买生活用品。车辆只进不出。目前沙坪坝区与其他区接壤区域已经实施交通封闭。

综合大陆疫情,8月18日新增2678阳性感染者,正在海南“督战”的中国副总理孙春兰强调要打赢疫情防控战。

除了海南,疫情第二严重的西藏则持续有地方宣布管控措施,山南市8月19日凌晨宣布,直到22日结束将实施“区域最严管控措施”。当地官方坦承,西藏疫情目前仍属于上升期、形势严峻。

重庆限电长达11天 浙江、江苏等地亦陷入电荒

长江流域高温创逾60年最强,四川、重庆相继启动“有序用电”,经济重镇浙江、江苏等地亦陷入电荒,部分厂区亦已经“拉闸”(断电),在用电高峰时暂停生产。业者担忧,若供电持续出状况,冲击恐不亚于疫情封控。

四川境内高达8成的电力供应来自水力,然而近几月降雨稀少,水力发电已下降逾5成,加上南方炎热、用电量提高,为保民生用电,四川全省已从8月15日到20日,勒令所有工厂停产6天,重庆更限电11天,据了解,在四川、重庆有设厂的富士康、鸿海、仁宝和纬创等台厂皆受影响。

8月18日下午,一封“上海市经济与信息化委员会”寄给“四川省经济与信息化厅”的官方信函在网络上疯传,上海方面首先强调,两地同为“中国汽车产业重点发展地区”,是重要合作伙伴,接着信件明指,上汽集团和特斯拉公司反映,位于四川的上游供应商因限电减产甚至停产,连带影响上海车厂生产,上海经委会发函就是希望四川方面能帮忙协调有关部门,为上汽和特斯拉的相关厂商争取优先供电。

界面新闻报导,8月16日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与国网重庆电力公司联合下发《关于扩大工业企业让电于民实施范围的紧急通知》。

该通知称,受持续高温天气影响,全市用电负荷持续攀升,在发电机组应发尽发、外送通道全部满送的情况下,高峰时段存在较大缺口。为确保电力安全有序供应,保障群众基本需要,启动有序用电一级方案,纳入有序用电方案的所有电力用户必须全部参与执行(保安负荷除外),让电于民,时间为今日(17日)至24日,后续根据气温变化和供需形势及时调整。

据第一财经报导,重庆早前一份限电通知显示,重庆渝北区已从8月13日起,开始对辖区内工业企业限制生产用电。重庆市北碚区曾发布通知,8月14日至22日限电。

江苏也传出陆续轮流错峰生产用电,南京、徐州等工业区不少企业已接到限电通知,预计将会执行轮流错峰生产用电。

大陆268个高温红色预警 30万人因干旱需要生活救助

中国各地持续高温,截至昨8月18日下午15:30左右,全大陆各级气象部门268个高温红色持续预警,其中川渝一带最为集中,气温排行榜前十(国家站)中,重庆北碚是第一名,最高气温已升至45℃。

连日来高温已导致重庆祭出大范围限电措施,还面临严重缺水,有66条河流断流,25座水库干涸,至少30万人因干旱需要生活救助。

另外,四川知名景区乐山大佛的江水也明显下降,从佛像“脚趾台阶”高度能看出水位高低落差,干旱十分严重。

大陆各省从7月1日以来,江南以及贵州、重庆等地降水异常偏少,平均气温显著偏高,导致部分地区出现气象干旱。7月31日气象干旱监测,贵州大部、湖南大部、重庆东南部、浙江中部等地有中度到重度气象干旱。未来3天,上述旱区仍维持高温少雨天气,气象干旱将持续发展。

四川各地连日来持续高温、降水偏少。有网友晒出乐山大佛在2020年8月18日和2022年8月18日的对比照。今年乐山市的知名景区乐山大佛露出“脚趾台阶”高度,暴露出今年水位下降10余米,比起两年前江水上涨,淹没佛像脚趾下的石台阶。

 

本文留言

作者杨天姿相关文章


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