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最爱的食物价格高涨 助推通货膨胀抬头(图)
在消费者物价指数(CPI)中权重过高,猪肉价格上涨助推通货膨胀。(图片来源:Adobe stock)
【看中国2022年8月10日讯】(看中国记者李正鑫综合报导)猪肉是中国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食物,然而种猪繁育方面却被外国“卡脖子”。同时,因在消费者物价指数(CPI)中权重过高,猪肉价格上涨助推通货膨胀。
中国7月CPI近2年来新高
中国7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加速至近2年来新高,主要是由猪肉价格飙升推动,而疲软的消费需求则抑制整体价格压力。
8月10日,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22年7月份全国CPI和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数据。从环比看,PPI由上月持平转为下降1.3%。从同比看,PPI上涨4.2%,涨幅比上月回落1.9个百分点。
7月份CPI同比上涨2.7%,环比上涨0.5%。
其中,食品价格由上月下降1.6%转为上涨3.0%,影响CPI上涨约0.53个百分点。而食品中的猪肉价格上涨25.6%。
中国经济数据饱含水分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从近些年各个地方政府的举动和官媒的报道来看,中国经济数据饱含水分。在2007年,时任辽宁省委书记的李克强就公开表示中国的经济数据“仅供参考”。
对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民众也纷纷质疑,物价上涨的幅度远远超过自身的感受,并调侃称,“统计局制作数据,对‘平稳’物价立了大功”。
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缩写作CPI),在经济学上,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以百分比变化为表达形式。它是衡量通货膨胀的主要指标之一。CPI往往是市场经济活动与政府货币政策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CPI稳定、就业充分及GDP增长往往是最重要的社会经济目标。
中国国家统计局统计调查涵盖全国城乡居民生活消费的食品烟酒、衣着、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务、交通和通信、教育文化和娱乐、医疗保健、其它用品和服务等8大类、262个基本分类的商品与服务价格。
另外一个影响CPI的因素是猪肉价格。
CPI又被戏称为“China pig index”,CPI覆盖约700个代表性的商品种类。食品类在2016年以前占比大致在1/3左右,2016年调整之后占比1/5左右。而单纯猪肉这一项,在CPI权重占比约3%。
中国人最爱吃的猪肉被外国“卡脖子”
中国是全球第一大生猪生产国以及消费国,每年生猪出栏量及猪肉消费量均占全世界的50%,猪肉是中国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食物。
8月10日,中国官媒新华网报道称,“作为全球第一大生猪生产国,我国正常年份生猪出栏量约为7亿头,出栏这些生猪,需要约4000万头能繁母猪扩繁。淘汰更新率按25%计算,我国每年需补充约1000万头能繁母猪,方可满足生产,而能繁母猪需要纯种猪繁育。据了解,近5年来,我国平均每年进口纯种猪约1万头。”
官媒《中国新闻周刊》曾发文“一年吃掉7亿头猪,养猪长达千年的中国怎么就被卡脖子了?”,中国畜牧业协会副秘书长李景辉透露,本土猪虽然味道不差,但有三个明显缺点。一是因为“慢”,二是因为“耗”,三是因为“肥”。
例如,美国的杜洛克猪、丹麦的长白猪、英国的大约克夏猪等进口品种6个月就能出栏,一般中国土猪喂一年才可以;土猪的“料肉比”还高,想要猪增重1公斤,土猪需要喂4-6公斤的饲料,而洋猪可以少到2-3斤;此外土猪的脂肪含量普遍较高,一般达60%左右,而洋猪只有40%。这就导致种猪市场基本成了洋猪的天下,市场上销售的仔猪90%属于洋猪的后代。
中国平均每年要吃掉7亿头猪,然而,种猪繁育方面存在被“卡脖子”风险。中国农业农村部曾经做过统计,中国一共有90个地方猪品种,但横泾猪、虹桥猪等8个品种的猪已经灭绝,岔路黑猪等5个品种濒临灭绝,还有25个品种面临濒危,个别猪种的存栏量甚至比大熊猫还少。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