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生命奉献给非洲的史怀哲(图)
史怀哲博士荣获1952年的诺贝尔和平奖,他这种伟大的奉献精神,至今仍被世人代代传颂着。(图片来源:Adobe Stock)
爱因斯坦说:“对于我来说,生命的意义在于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忧他人之忧,乐他人之乐。”拥有这种人生观且终身力行的人,即使离开了人世,依然会活在人们的心中,史怀哲正是这样的人。
集哲学、神学、医学、音乐四个博士学位于一身的史怀哲,以牧师与医生的身分,远赴非洲喀麦隆的兰巴伦纳行医,长达35年,后来还自筹经费,帮忙建医院。史怀哲荣获1952年的诺贝尔和平奖,他这种伟大的奉献精神,至今仍被世人代代传颂着。
天资聪颖的通才
史怀哲出生于法国东北部凯撒斯堡的一个小镇上,父亲是一名牧师。他五岁开始学钢琴,这开启了他对乐器的兴趣,十五岁时开始学习管风琴,并在之后成为德国管风琴大师。
史怀哲是一位通才,他在二十四岁时便取得了哲学博士学位,二十六岁取得神学博士学位,二十八岁时当上圣汤玛斯神学院史上最年轻的院长。
为了到非洲行医,他在三十岁时重新读医学院,三十七岁取得医学博士,终其一生,共获得了哲学、神学、医学、音乐四个博士学位。
献身为贫困的人服务
史怀哲在二十五岁时,与父亲一样,成为了牧师,后来因为一本刊物,从此改变了他的一生。
据传,某天早晨,他看见一本杂志,内容充满了非洲人民极需医疗服务的信息,其中一篇写到:“在非洲大陆丛林中,生活着一大群不信主的土人,该地没有传教士,生病时没有药吃,他们不懂真理、知识低落……”看到这里,史怀哲的心头为之一震,认为这是上帝对他的召唤,于是便毅然决然去学医,并且将自己奉献给那些迫切需要他的非洲人民。
曾有很长一段时间,史怀哲每天工作十六个小时。有一次,他工作到凌晨四点,朋友劝他说:“你不应该蜡烛两头都烧着。”他则回答:“如果蜡烛很长,为什么不可以?”
永远的史怀哲
从三十八岁起,到九十岁离世,史怀哲在非洲丛林前后共计五十二年。1952年,他荣膺诺贝尔和平奖。他亲往挪威领奖,之后把奖金全数捐献出去,用来建造痲疯病院。
史怀哲终其一生的无私付出,将永远留存在病人的心中;他的坚持,也将永远流传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不时地点燃我们心中那道善良的火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