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东尼专栏】清代工艺美术(下)(组图)

雕漆工艺

由于宫廷的喜爱,清嘉庆以前的雕漆多出自皇家造办处。这一时期的雕漆作品风格与明代不同,构图严谨细腻、雕工精致、工艺复杂、雍容华贵。清代雕漆工匠们还常刻出两色锦地,以增加色彩的变化,称为剔彩。从题材上看,清代的雕漆在花卉、蔬果题材的基础上,又增加了许多寓意吉祥、歌颂太平盛世的作品。乾隆之后,随着国力的衰退,雕漆的制作日益萎缩。到了清末,由于社会动荡、经济衰退,宫廷对漆器需求锐减,致使雕漆制造一度萎缩,技艺几乎失传。

金属工艺

清代宫廷金、银器由养心殿造办处制造。康熙五十四年造双龙钮金编钟一套十六件,共重四百六十余公斤。现存的弘历(乾隆)皇帝母亲崇庆皇太后金发塔,通高一点四七公尺,用金三千余两,工艺精湛,举世无双。银器作为金器的代用品,在清代制成首饰、器皿,通行全国城乡。

珐琅器工艺

清代景泰蓝(掐丝珐琅),宫廷与民间均极盛行,产地有北京、扬州、九江与广州等地,风格不同,各有千秋。画珐琅又称广东珐琅,它的工艺是在金属胎胚上先烧上一层不透明的珐琅釉作底层,而后绘画,再入窑烧制而成。十五世纪初欧洲人发明了这种工艺,清康熙年间,西方的传教士与商人将其带来中国。中国人最早烧制这种珐琅器是在广州,以外销为主,后因清代宫廷的喜好与需要,清代朝廷分别在广州和北京宫廷专门设立了珐琅器制造作坊,借鉴掐丝珐琅器、瓷器和料器(玻璃器)的生产,并吸收欧洲画珐琅工艺制作方法,成功的烧制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画珐琅器,艳而不俗,堪称一绝。

竹木牙雕工艺

清初嘉定派竹雕盛行。清中期竹刻工艺出现了贴簧技法,也称竹簧,色洁净无瑕、嫩簧娇润,宛如象牙。清代广州硬木雕刻居全国之首,苏州虽以精工过人而取胜,但规制气势不及前者。清代象牙雕刻,作品种类繁多。当时象牙、犀角雕刻和竹木、金石雕刻并没有严格的分工,许多工艺家对加工各种质地的材料都得心应手。

镶嵌工艺

清代百宝嵌工艺日趋繁缛,镶嵌材料品种丰富,图案构图饱满、形象生动、色彩斑斓、益臻妙境。金属镶嵌有铜胎错金银、铁金等工艺,特点鲜明、别有韵致。清代广州用金属或象牙做骨格的镶嵌工艺较为发达,苏州则擅长以紫檀、红木为地,并用金银丝或玉石嵌成各种图案和画面。

家俱工艺

清代康熙以前,仍沿用明式家俱,以髹漆或螺钿家俱为主。清代家俱形成于乾隆年间,京式、苏式、扬式和广式并存,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此时家俱特有的典雅华贵。晚清苏式、扬式家俱在战乱中日趋衰落。京式、广式家俱也失去十八世纪那种工精料实、繁华富丽的时代气氛。

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各个类别在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代更加完善,其品种之繁多、技艺之精湛、手法之丰富都远远超过前代,呈现出集各历史时期之大成的局面。但清代工艺美术风格过于矫饰雕琢、精致繁缛,与前朝工艺美术作品之大气相差甚远矣!

本文留言

作者戴东尼相关文章


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