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挤兑不单纯 恐将爆发大丑闻(图)


中国金融系统近期爆发异常现象。(图片来源:Sean Gallup/Getty Images)

【看中国2022年6月28日讯】中国金融系统近期爆发异常现象,包括河南爆发村镇银行无预警冻结存户存款,以及中国4大银行之一的农业银行传出了限制存户最高日提1000元人民币等消息,甚至连深圳中国银行都出现大批存户挤兑的相关影片。中国出现种种提领争议,显示存户对银行的流动性逐渐失去信心。而专家坦言,银行官员动用储户资金的丑闻仅仅是冰山一角。

自由时报与外媒报导,一直不愿承认的中共政府近期已经间接证实,国内发生了银行挤兑浪潮。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20日表示,光是6月上旬的现金调拨,已经达到去年同期的近4倍。

中共官媒中新网报导称,6月1日至15日,中国人民银行的现金供应投放总量,已经达到了2021年同期的近4倍。不过,该行并未详细说明,现金总量是否足以满足民众提款所需。

银行挤兑,是指银行或金融机构,同时间被大批存后要求提款领回自有的储金,银行遭到集中且密集的提款,很可能出现支应不及而宣告营运困难,如果未能获得其他援助,或是让挤提情况减缓,该银行极有可能为此宣告倒闭及信用破产。

中国在过去几年来,有上千家地区性银行的挤兑现象出现增加。从2019年监管机构以“严重的信用风险”及跟中国“明天系”掌门人肖建华关系匪浅作为理由,控制了内蒙古地区性机构包商银行以来,该国小型银行的健康状况持续受到密切关注。

截至去年12月的中央银行数据,尽管这类“高风险”机构只占据中国银行体系总资产的1%,但银行挤兑已经引起监管机构对于金融危机潜在风险蔓延与社会不稳定的担忧。

专家研判 储户资金恐遭挪用

不过,为何会发生这种事情呢?时评人士文昭20日在节目“文昭谈古论今”上猜测说,应该是中共当局“挪用了居民储蓄,搞清零防疫去了”,而清零3年就跟打3年仗差不多,让地方政府财政陷入了极大困难。政府没钱,就先向企业索要核酸检测费用,接着再动用医保基金,“那么距离挪用个人储蓄能有多远呢?”

文昭说,中国历史上常常将金融工具当作财政力量来使用,特别是储蓄工具,政府力量太大,一旦缺钱,不管存在哪的钱,都会成为政府的提款机。

对此,学者谢田表示,“村镇银行主管挪用和窃取储户存款的丑闻范围之广,令人震惊”,但曝光的只是冰山一角。他强调,随着中国经济大幅放缓,地方财政短缺严重,中企“尤其是房地产业难以偿还债务”,银行挤兑风潮可能会更频繁,规模更大。

在河南省银行挤兑事件中,监管机构中国银保监会上月告诉储户:“经过初步调查,四大银行的最大股东,河南新财富集团涉嫌与银行内部人士串通,利用网络渠道和第三方系统非法集资。”中国银保监会补充说,警方已就此事立案。

河南四家银行说,他们将开始收集受到在线交易系统关闭所影响的客户的信息。但这对于存户来说,并没有获得交待。根据年生效的“存款保险条例”第五条规定,存款保险实行限额偿付,最高赔付额达50万元人民币。换言之,储户即使拥有超过百万人民币的存款,但在这种情况下,最多只可以拿到50万人民币。如果政府调查后,发现他们的储蓄是不合规定的交易,储户就可能连一毛都拿不到。至于这次出事的村镇银行是否有依照规定帮储户存款投保,目前尚无法得知。

经济学家李恒青表示,中国银行的暴雷挤兑难以想像。中国银行大多是承担地方财政支出的服务功能,地方财政的上级拨款与税收通常放在当地的中国银行分行操作。但在发生这样的挤兑事件后,说明中国现在的金融坏帐非常严重,中共政府的腐败导致银行毫无信用,而各级政府则是直接在“消费银行的信用”,民众对自己存款安全的恐惧随时会引发社会群体事件。

李恒青表示,中国还有千家地方银行,直接成为了当地政府的钱袋子,根本毫无约束,民众在财产安全的恐慌中也没有其他出路。

在这次挤兑事件中,众专家都在评估可能对其他银行产生的溢出效应。特别是在房地产的部分,由于中国房地产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30%,而房地产贷款占中国金融机构贷款余额的30%。

牛津大学中国中心经济学家乔治马格努斯(George Magnus)表示,“经济是受影响银行可能遇到困难的一个关键原因,鉴于房地产市场和房地产价格的命运悬而未决,其他银行,甚至更大的银行很可能会受到影响。”

有专家直言,中共政府目前首要担心的,是银行挤兑恐引发民众不满,如果挤兑加剧,原本就已经动荡的市场可能会面临比恒大更严重的黑天鹅效应。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本文留言

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