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多吨金条到底属于谁?日本在东北秘密基地知多少?(视频)

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收看中国内幕节目。

可能是因为近期中日、台海、日俄等区域性的紧张关系不断升级,很多人再次对当年日本在中国的大本营东北的秘密基地极为关注。日本人在1931年时,就已经完全控制了中国东北地区。在东北,日本人下了很大的功夫兴建城市、楼房、军事设施、民用设施,甚至是包括公园休闲娱乐场所等,其质量的标准都是国际一流的,很多至今仍然完好和在继续使用中。但,同时日军还在东北的一些深山老林间,秘密修建了一些军事基地。多年来,人们陆陆续续的发现了其中的几个秘密基地和宝藏,令人惊叹。

日本在沈阳的秘密基地和宝藏

日前,很多人在热议东北发现日军遗留的秘密军事基地和宝藏的话题。其中在沈阳1955年左右,由于城市在渐渐扩大,中国对东北老工业基地进行改造。在沈阳的郊区一次挖掘地基的过程中,突然发现下边有一个秘密金库,这可是纯金的。于是人们小心翼翼的挖掘,最后一共挖出了600多吨金条。1吨为2000斤,600吨就是1200000斤之多。如果按1克铂金=33.734美元算,1斤等于500克,那就是:1200000斤X500克X33.734美元=20,240,400,000美元。

按这些金条的总价值来算比当时中国的总收入还要多。这一消息非常快的传到世界,日本马上声明,这是他们未来得及带回日本,放在秘密基地里的黄金,是属于日本的。随后,前苏联也声称这是他们的私有财产。那么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这事儿还得从20世纪初说起。当时的俄国沙皇政权处于弱势,1917年,俄国相继爆发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罗曼诺夫王朝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在沙俄的统治先后被推翻,列宁与俄罗斯共产集团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苏维埃政权——苏俄,1922年后改称苏联。当时,沙皇的忠实追随者们逃离了皇宫,由白军将领佩德罗夫率领几千人马,从皇宫里搬出了数百箱金条和其它贵重物品闯出了重围,一路奔人烟稀少的西伯利亚出走,他们走走停停,觉得哪都不安全,最后竟然来到了中国的东北。他们觉得这下不会有追兵了,可是没想到半路杀出了个程咬金。

那个时候,中国正处于军阀混战的年代。在1905年日俄战争中,日本击败俄罗斯帝国并拥有了在中国东北地区境内的南满铁路,和铁路沿线的驻军权。后来日本政府积极主张建设铁路支线增修铁路,初期时还得到了当时东北的统治者、奉系领导人张作霖的同意。这样,日本人在东北的势力越来越大,在1931年已经占据了整个东北,并于1932年建立了伪满洲国。当时日本人已经得到了佩德罗夫带着数百箱黄金和贵重物品来到了东北的消息,于是派出重兵包围了佩德罗夫的人马。佩德罗夫辛辛苦苦弄出来的黄金一不留神就被日本人“截了胡”趁火打劫缴获去了。

不知道为什么,日本人并没有急着把这批黄金运回国,而是留在了东北封存了起来。这事儿就这么一直拖着,直到1945年日本天皇下令撤回日军。中华民国政府主席蒋介石下令,日本战俘回国不能携带任何私人物品,这样这些黄金就无法带回日本了,只好藏在沈阳的秘密基地,待来日重返东北时,重新启用。

这样,整整600多吨金条就一直埋在了中国东北沈阳,外界不知,无人问津。直到1955年左右,中国意外地发现了这批“宝藏”。后来日本国家有关部门出面表示自己是这批黄金的主人。而此前,苏联也讨要这批黄金。

1932年,苏联政府专门派佩特罗夫前往日本,采取法律的手段要求日本将这600多吨黄金如数归还,可佩特罗夫也不能拿出有力的证据,黄金又没在日本本土,此事就搁置下来。

据传,当时各方为了这600吨黄金,各执一词,还争得不可开交。客观来说,600吨黄金为俄国所有,后来被日本“截胡”,而整个事件又都在中国境内发生。照这么个逻辑来看,日本属于掠夺方,金条归属应该由俄方和中华民国台湾政府协商解决。但中共政权则称应该归他们所有,或与俄国共同所有。这批黄金到底归谁,还无法确定。

二战后,美国建立了“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即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再与美元挂钩,美元成为了“世界货币”,被称为“美金”。可见黄金在世界上是人们非常看重的东西。

日本在黑龙江的秘密基地和宝藏

日本老军人及其后人们在中国苦寻30多年的宝藏,也没能找到任何蛛丝马迹,但日本人留下的一些基地和宝藏却被东北村民意外发现,这背后究竟隐藏着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呢?

早在上世纪30年代,日本军队便在黑龙江安营扎寨,直接与俄罗斯接壤。为了预防不测,日军秘密修建了一个多功能巨大的地下军事基地,在这里面藏着一些武器弹药、粮食和价值不菲的金银财宝。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下2颗原子弹后,日本宣布投降,这样造成日军撤离时措手不及,来不及处理和带走这些财宝,投降后,中华民国政府还不准日本人带走物品,这样日本人便将这些宝物留在秘密军事基地里面,希望能够在未来的某一天重返东北时,找回这些宝藏。

因为地下军事基地建在一个叫马达山(音)一带的深山密林中,外界无从知晓,也很难发现。没想到,突然有一天,一位黑龙江村民在放牛时,向崎岖陡峭的山林中多走了很远的路,半途中遇到一个采药人,两人说了几句话就各自前行。两个人的距离越来越远,偶尔还能互相见到身影。采药者专门攀爬陡峭的地方,突然他大叫一声不小心掉进了一个黝黑无比的洞里,这个洞深不见底。放牛者远远的听到了喊声,不禁地打了个寒碜,觉得不好,可能采药者发生了意外,于是前往查看,但很难看见采药者的身影,以为他掉到此处的悬l崖下边去了,喊他也无人回应。于是放牛人记准这个位置和地形特征,赶紧将牛往回赶,回村里找人搭救采药人。

原来,采药人掉进了一个密林掩映的山洞,他想尽办法都难以上去,于是他在下面摸索着向里边走一走,没想到里面曲径通幽,越走越远,而且走一段路就发现还有岔路口,原来洞内四通八达,无论采药者怎么走都找不到可以出去的路。

放牛人回到村里后,找了几位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带着绳索,去寻找采药人。大家在找到采药人的过程中发现这个幽暗深邃的山洞深处竟然是一个秘密的军事基地!

专家得知此事,立即前往现场,发现洞里有一些物件,上边有许多与日本有关的信息,专家震惊不已,认定是日本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在此处深山老林难以发现的山洞深处秘密建造了这个军事基地。但是在洞的深处还有什么,没有人愿意去玩命了。因为此处山林极为险峻,而且第二次前往都很难找到原来位置,更不愿意探究险象环生的山洞还有多远和有什么了。

这个消息传出后,马达山方圆几十里山林间便经常有一些外地人三三两两的,杵着一根木棒,带着褶皱的图纸在村子附近来回转来转去,好像是在找什么东西。

后来,这里差不多成了没有名字的没开发的旅游地点。这让村民们感到很奇怪,这些外地人还经常问当地人一些奇奇怪怪的问题,为了能够让村民帮助自己寻找宝藏,他们有的人还直接告诉这些村民,他们就是来寻找日军早在二战时期遗留在中国的宝物,当时日本军官走得太着急,便藏在了这里。

村民们听到这个消息后,不动声色,故意给他们指出错误的方向,让他们向错误的方向寻找。村民们根据放牛人和采药人的传说,自己也组建探险队,希望能够先日本人一步找到这些宝藏。可是人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经过几天的搜索依旧没有任何收获。

后来专家考察队得知这一消息,立即对此进行考察,经过山林悬崖间的几天搜寻,专家们终于有了新发现!原来,在山洞的一个分支方向,经过极为隐蔽的路径后,发现那里边非常开阔,还发现了当年日军在这里竟然隐藏着20多吨地雷和炸药,人们继续往洞的另一分支探索,还发现了一个巨大的坑洞。

令人惊奇的是,这个洞竟然是由钢筋混凝土建造而成,在这里居然还有厨房,还有很多生活用品,但是在洞口的勘探中,专家们并没有发现任何有价值的宝藏,多是一些零零碎碎的锅碗瓢盆,还有一些残留的文字信息。好像有人在这里居住过,但难以确定时间和更多信息。

专家判断,这里很有可能只是当年日本人军事基地的一部分而已,在这周围应该还有其他联通的军事基地和设施。于是,专家考察队决定立即在周边扩大搜寻范围。就在这时,有知情人向专家说出了一个重要的线索,之前在村子的另一侧方向的山林中,曾经经常有人去那里寻找宝物或采摘山珍,然后便带着行李匆忙离开,增加了很多神秘感。

专家们随即将目标转向另一侧的深山,在一村民的带领下,专家们很快找到了在中苏边界中国一侧的一个山洞,这个洞口的造型十分奇特怪异,周围植被茂密,若不仔细观察,很难发现这个洞口。

经过初步勘探再次判断这很有可能是当年日军修建的秘密军事基地。人们走进山洞时,发现里面有一些凌乱的战略物资以及电报残渣,他们分析,这很可能是当年日军重要的藏身地点。

在这里,除了粮食和一些杂物外,并没有找到其他有价值的东西,人们有些失望。当探险队继续深入探索时,终于又有新的发现。有人在山洞的另一边发现一个巨大的保险箱,但这个保险箱已经是锈迹斑斑,里面有一串日本生产商的文字,人们打开保险箱的门一看,在保险箱的夹层中发现了60多枚金币。人们猜测,当时日军确实在这里埋藏了许多宝藏。

令人不解的是,保险箱上为何会出现这么多子弹孔呢?人们猜测当年日本战败后,很可能在赶紧撤离匆忙之际,趁着慌乱的局面,有人想要打开保险箱,拿走里面的机密文件和财宝。被另外的人发现向他开了数枪,这样弹孔也留在了保险箱里面。

直至今日,这个保险箱及东北的深山老林中还有多少故事和基地宝藏,仍然是一个谜。

据悉此前,一些日本地质勘测队为“研究长白山地质运动规律”,在长白山进行勘测约40多次。有人质疑,长白山是一座休眠的火山,距离人类最近的一次喷发在1702年,目前无异常现象,整整过去了300多年的时间,可日本人多次在长白山进行勘探是否另有目的?不得而知。

关于中国东北还有几处日本遗留下来的秘密基地以及600多吨金条到底属于谁?我们都有待于进一步关注。

如果您喜欢我们这个节目,请帮我们点个赞,也希望您能帮助我们传播这个频道,让更多寻求真相的网友们能够看到。

以上是今天的中国内幕节目,感谢您的收看,再会。

本文留言

作者唐风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