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书之丑 仅仅是插画的问题?(组图)


中国教科书《红盖头》(图片来源:网络图片)

【看中国2022年5月31日讯】这几天,莫名其妙就火了一个话题,就是由人教版社的小学数学教材,由于插图画风“太丑”惹来抨击。有网民批评之激烈,到了拉出“敌对势力”煽风点火、蓄意进行文化破坏的高度;有关部门随即宣布,全面排查全国中小学教材甚至要追责问责。

我自己的孩子在国内上学时是用过这批教材的,所以我早就看过。如果单纯从审美的角度来说,不太符合国人一贯以来对于教科书插画的要求是显而易见的。你要从个人立场上批评这些插画太丑没什么问题,甚至说它在某些细节上存在恶趣味甚至有悖伦理也可以。

但问题是,这个版本的教材早在2013年3月就已经出版,这都已经过去9年之久,看过它的孩子都过了好几茬了,对它的吐槽也不是今时今日才有,怎么今天就突然拎出来说事了,而且上纲上线的扯上了敌对势力

很多文化层面的东西——哪怕是举世公认的名家名作,那也不是每一个人都喜欢和欣赏。至于水平确实不济的艺术工作者,那就更不用说。但水平差归差,这也只是业务能力范畴内的问题,上升到政治层面,无异于杀人诛心。这就好像我们下馆子吃饭,厨师水平不行,做了一桌子难吃的菜,不满、批评甚至要找老板退款都正常,你一拍桌子说这个厨师你特么就是包藏祸心想要毒死我,这就不是批评了。

很多人甚至找出插画中小孩子眼距过宽、有星条旗的要素,推测这是美帝文化渗透……这些熟门熟路的玻璃心和捕风捉影,几乎已经到了“敌对势力是个筐,什么东西都能装”的无敌境界。已经完全超出了艺术评价的范畴,跟“清风不识字何不乱翻书”就要拉出去砍头是一样的。他画出一幅难看的插画也许只是能力不够,有人上升到敌对势力去定性,这才是真正的别有用心。

在一个资讯发达的时代,孩子们可以接触的资讯渠道有很多,各种读物绘本、电玩游戏、网络读物等等,要是按照这个逻辑,到处都是敌对势力,到处都有渗透因素。我们的数理化教科书,基本的东西全部来自这几百年来西方的科学理论,各种公式各种定理都冠有来自西方的名称,要说渗透,还用得着在插画中费尽心机吗。

我不是为这些插画辩护,作为非美术专业的人,也很难从专业的角度给出剖析。但是,在我看来,我们孩子所读的教材,插画的问题还真是个小问题,真正的大问题反而没人关注——那就是内容。


儿童读物《做酸酸》(图片来源:网络图片)

一桌饭难吃,不看食材的内容好不好,却说配菜的盘子有问题,这是极为令人费解的舍本逐末。比如我最近看到一个儿童读本,有一篇叫做《做酸酸》,“红管管,白签签,一起排队,做酸酸……胡窜窜可能得冠冠,弄不好要躺板板”,这首改自前不久网络诡异童谣、带有死亡气息的为了警示毒蘑菇之危害的“红伞伞,白杆杆”,来源有问题就不说了,关键生搬硬扯,把测核酸这种不适合儿童学习的内容,用诘屈聱牙、胡乱造词的方式改编,滑天下之大稽。这种童谣是何用心呢?用四川话说,沃日你仙人板板。


小学教材《小毛驴》(图片来源:网络图片)

还有一首《小毛驴》,在开篇“我是一头小毛驴”之后居然把“嗯啊”这个形声词重复了22遍,全文53字,有45字是“嗯啊”,这是想教孩子什么,学驴叫唤吗?叫一遍不够,要连续叫22遍?


儿童读物《红盖头》(图片来源:网络图片)

更不可思议的是,还有一篇载于《新课程报》的儿童读物《红盖头》,讲述了一个革命者筹集了一批金条作为“革命经费”,结果妻子不同意,然后革命者亲手枪决了自己妻子。课后的品读描述为“读过这篇文章的人不能不为这位亲手处决自己妻子的革命者的高尚人格、伟大的家国之爱动容。”先不论这个反人伦的残忍故事是否真实,单就这个内容,你哪只眼睛能看出高尚人格,哪只眼睛能看出家国之爱?

这种内容,不比那些难看的插画更“有毒”吗?这种公然违背人性、伦理甚至可以说狗屁不通的内容,你就找张大千、齐白石这样的大家来为它配上美轮美奂的插图,又有何用?就像朝鲜教科书里面的“金爷爷用石头打下美国人的卫星”的桥段一样,你就是配上达芬奇、梵高、莫奈的画作为插图,怕是也背不动这沉重的教育意义吧。

我这一代的人,成长于80年代,对于那个年代延续至今的教科书内容感慨尤深。记住了阶级恨,记住了血泪仇,别的都不记得。说实话,而今中年回头看,只剩下苦涩而无奈的微笑,至于它们都是什么样的插画,是不是出自大师之手,是不是美轮美奂,我想根本不重要了。

如果我今天要为自己的孩子选择教科书,我绝不会因为插画而去选择——我相信读者诸君也是一样的。买椟还珠这种蠢事,干了几千年,也怕是该醒醒了。驴粪蛋上它就是刷上金粉,那也是一坨粪。

所以换不换插画,我真不关心,换不换内容,换不换方式,我关心。

原文链接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本文留言

作者二大爷相关文章


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