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陷困境 李克强急推33项措施 只字不提清零(图)
2022年4月8日,习近平和李克强表彰冬奥会运动员。(图片来源:Kevin Frayer/Getty Images)
【看中国2022年5月25日讯】(看中国记者苗薇综合报导)日前中共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罕见承认经济“脱轨”,“许多市场主体十分困难”。李克强在会上急推33项稳经济措施。有学者分析这是“放水养鱼”,另有学者直指必须先修正清零政策才可能起作用。
李克强承认经济脱轨
据新华社报导,5月23日,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进一步部署稳经济一揽子措施,罕见承认经济“脱轨”,要求“努力推动经济回归正常轨道、确保运行在合理区间”。会议指出,当前“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许多市场主体十分困难”。
李克强在会上推出六方面33项稳经济措施:一是财政及相关政策。着力稳市场主体稳就业。二是金融政策。增加中小企业贷款额度等,同时推进平台企业境内外上市。三是稳产业链供应链;四是促消费和有效投资;五是保能源安全;六是保障基本民生。强调要做好失业保障等工作。李克强要求各地方政府稳住经济基本盘,增强紧迫感,抓紧推出稳经济政策。国务院将对地方落实稳经济举措进行督查。
在官媒报导中,全篇都是围绕如何稳经济,一些敏感的观察家注意到,李克强上述讲话几乎不提习近平“压倒一切”的“清零”防疫政策。
学者:救经济前提要修正清零政策
李克强推出33项一揽子措施,对提振中国经济有何效用?台湾政治大学教授黄智聪5月24日接受自由亚洲电台采访时表示,看来对中国经济会有一些正向作用,但前提是中国清零政策要有所修正,否则没办法改变基本管制的情况。
台湾韬略策进学会秘书长吴建忠分析,李克强去年就提出六稳六保,必须服膺中国动态清零政策方针,所谓“顶层建筑设计”已确定,不管以财政、货币工具、降减税,都不能超脱中国疫情和俄乌战争影响。
吴建忠说:“李克强提出这三十三项措施,想做的是放水养鱼!问题放多少水?养多少鱼?这些鱼都快饿死、渴死,给这么点水没法改变外部环境情况,没办法解决经济问题,现在的政策基本上都是一种救急式的作法。”
吴建忠提到,反复动态清零下,日常经济没法运行,民众缴不起房贷、车贷,连三餐都要勒紧裤带。难怪传出有大学生,居然去报考城管、协警人员,代表对未来前景不看好、中国经济非常不妙,各地方政府不敢随意打开封控,外部有通膨,成本降不下,李克强才提出拯救中小微企业的概念。
经济驶入危险地带 为李克强创造了机会
习近平极力主张的“清零”防疫措施导致中国经济出现罕见的衰退,尤其中国金融中心上海封城近两个月,广大消费者和商业界低迷情绪不断蔓延,加上俄罗斯入侵乌克兰造成全球地缘政治不稳定,因此经济收缩的风险显而易见。4月工业总产值较去年同期雪崩式衰退61.5%。中国4月份经济数据全面大幅下降,令中共官员都喊出“惊心动魄”。
彭博经济研究所评估,中国今年的经济增长会跌至2%,远低于官方设定的5.5%,这将是1976年文革结束以来最低的水平。
5月14日新华社罕见全文刊发李克强一篇关于经济的讲话,李克强在4月25日国务院廉政工作会议的讲话中强调,保持经济平稳运行不仅是经济问题,也事关社会稳定大局。
法国广播电台5月15日的一篇报导曾表示,习近平不惜一切代价坚持“动态清零”,重伤经济,忽视民生。与此形成对比,中共总理李克强近来却不断喊话“经济形势严峻”。
《华尔街日报》引述消息称,在中国经济放缓之际,一度被边缘化的李克强正凭借自身影响力重新活跃起来,成为中共高层近十年来未见的一股潜在的制衡力量。《华日》分析,中共党内对习近平政策的不满的日益加剧,为李克强及其支持者创造了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