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之大节:男女有别(图)
吕洞宾:无论遇到什么关系的女子,都要严守男女有别之礼。(图片来源:Adobe Stock)
古人为何重视男女有别之礼?现代年轻人也许认为这些礼节与自己没有什么关系。有没有关系,让我们从下面的故事中一探究竟。
功名利禄与长寿的关系
吕洞宾,名岩,字洞宾,唐河中府永乐县(今山西省芮城县永乐镇)人。他本是唐朝礼部侍郎吕渭相国的孙子,先后考中孝廉和进士。后来吕洞宾到终南山隐居,遇钟离祖师传授修道之法,得道成仙。
吕洞宾曾告诉弟子,人今生与来世的富贵、官爵、福禄,均与人坚守贞操,不犯淫欲有关。吕洞宾给弟子们详细讲解:无论遇到什么关系的女子,都要严守男女有别之礼,包括起心动念,与人交友等都有严格要求。
吕洞宾说:“人家有女虽妖艳,并无一念起淫心。年纪稍长视为姊,年纪稍幼当妹身。花颜玉貌非吾偶,恐他名节玷终身。一恐自己损阴骘,二恐惊动天上神,三恐报应来得快,不敢苟且犯邪淫。有时遇着谈闺阃,正言正色戒他人。有时遇着途中女,掉头不敢看她身。有时遇着干姊妹,不许来往说私情。有时遇着表姐妹,不许相见笑盈盈。有时遇着婶和嫂,不许同坐并同行。有时遇着甥女辈,端严守礼不交亲。有时遇着邪书画,实时搜检付火焚。有时遇着淫朋友,不许同窗共结盟。存心正直天知道,故而今生显科名。”
吕洞宾给弟子的开示,不只是在男女的交往中要严守男女有别之礼,包括看到黄色的书画等东西都要实时销毁,也不能与淫朋友交往。换句话说,人若想求取功名、富贵、光宗耀祖,须择友而交,自己必须为人处世、行为举止都要端正,也就是“心正”。
鲁男洁身自好
春秋时期有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柳下惠坐怀不乱”。这里有一个“不可学柳下惠”故事:
《孔子系列故事》记载,鲁国有个男子独处,夜半邻居寡妇室坏漏雨,来求讬庇,男子闭户不纳。妇女问道:“何不仁不纳我乎?”
鲁男说:“吾闻男女不六十不同居,今子幼,吾亦幼,是以不敢纳也。”
妇人曰:“子何不如柳下惠然,妪不逮门之女,国人不称其乱。”
男子回答:“柳下惠则可,我则不可,我将以我之不可,学柳下惠之可。”
孔子听闻后赞叹鲁男已经达到至善,是智者的表现,欲学柳下惠者,未必有此智慧。
采桑女非礼勿动
东汉末年,有位采桑女秦罗敷,姿容妍丽,是当地出名的美人儿,秦罗敷也是中国音乐史中留名的女性筝乐家。
每当她在桑树林中出现的时候,总是引来众人久久凝望。太守见到气质高雅的罗敷,停下车马邀请罗敷共乘一车。罗敷回答太守:“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
太守不甘心,又再邀约这位佳人,罗敷便弹唱了一曲《陌上桑》:东边有一千多人马,我丈夫带队走在前面,他骑着白马,马尾上系着青丝带,马头上有黄金,腰间佩戴着千万钱的鹿卢剑……
《诗经.周南.汉广》曰:“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大意是:山的南面有高大的乔木,不能在乔木下面休息。汉江有女子乘船游赏,想去追求又不可能。这里是指知礼守礼的女子,不可求思。
关公忠义守礼秉烛夜读
在古典小说《三国演义》中关公神勇无敌,从温酒斩华雄一战成名,之后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水淹七军,位列五虎上将之首。关公重义轻利,关公被曹操设计降了后,任凭曹操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送袍赠马再加上黄金、美女,关公之心终不为财色所动,仍然坚持:“若知皇叔下落,虽蹈水火,必往从之。”
关公坚守忠义流传千古,关公还有一个秉烛夜读美谈。《三国演义.第二十五回》“屯土山关公约三事救白马曹操解重围”讲,曹操见黄金、美女都不能打动关公的心,又设计陷关公于不义。在班师回许昌的途中,欲乱君臣之礼,有意让关公和两位嫂嫂共处一室。
当晚,关公拿着蜡烛站立在户外,通宵达旦地读书,丝毫没有一点疲倦。有个叫胡班的人在夜间偷偷观察关公,见关公左手绰髯于灯下凭几看书。胡班见了失声叹曰:“真天人也!”
曹操见关公如此忠义,更加敬服。到许昌后,曹操拨了一府给关公居住。关公把一宅分为两院,内门两位嫂子居住,并派十个老兵把守,关公自居外宅。关公每次都不入室内,在门外给两位夫人请安。
后人有诗叹曰:“威倾三国着英豪,一宅分居义气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