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争信息战 北京立场在微妙转变?(图)
2022年3月3日,加拿大驻北京大使馆外的墙上挂着以乌克兰国旗被背景设计的标牌。(图片来源:NOEL CELIS/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国2022年4月29日讯】(看中国记者路克编译)加拿大《国家邮报》报道,众所周知,中国14亿人民可以看、听、读什么样的信息和新闻,是由中共宣传部门决定的。2月22日,也就是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前两天,一份泄露的政府备忘录表明了北京的立场:“从现在开始,不支持俄罗斯的和亲西方的报道评论不能发表……只使用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的主题标签。”自战争开始以来,中国的互联网、新闻报道和社交媒体上都充斥着亲俄、反西方的虚假信息。
随着俄乌战争进入第三个月,中国正在巧妙地调整立场,试图确定是否应该扮演中间人的角色来帮助制止战争。
北京已经开始更多地在尊重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原则上发声,但仍然没有与俄罗斯保持距离。
因此,中国的宣传最近开始淡化有关俄乌战争话题的激烈报道。它开始删除亲乌克兰和极端亲俄的声音,同时继续审查有关中俄关系的负面评论和新闻。
官方上,中国最初采取了矛盾的中立立场,拒绝将俄罗斯的“特种军事行动”称为入侵,但也并未正式支持它。这与其在2014年俄罗斯非法吞并克里米亚后,中国的所谓“跨界”立场相呼应。
然而,在其牢牢控制的互联网上,强烈的亲俄反西方情绪和宣传清楚地表明了中国对战争的思考和计算。北京选择挺俄罗斯。在3月30日与俄罗斯外长的会晤中,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强调,两国“更有决心”促进双边关系,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是非法的和适得其反的。
鉴于中国最近在国际关系中的立场,这不足为奇。
首先,关于入侵乌克兰的虚假信息助长了本已狂热的民族主义,这种民族主义长期以来一直服务于北京质疑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以及西方政治和人权标准的合法性。
中国官员长期以来一直强调,北约多年的扩张将俄罗斯推向了边缘。在这一点上,北京清楚地看到了其自身立场的呼应,即美国及其盟国担心中国不断增长的实力。煽动反西方民族主义被认为有利于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因为它可以凝聚舆论并有助于稳定其政权。
由于美国在贸易、科技、人权和战略竞争方面施加的压力越来越大,中国看到美国的姿态越来越强硬。因此,它认为与俄罗斯建立更密切的关系是一种战略反击。
中国也可能期望乌克兰战争将世界的注意力和资源吸引到欧洲。按照这种思路,随之而来的纠葛将削弱美国,为中国提供巩固其在国际新秩序中的地位的战略空间和时间。
此外,有关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虚假信息可能有助于证明中国未来可能使用武力实现与台湾的统一。一场信息战可以帮助中国提高在全球传播信息的能力,并挑战由美国和西方主导的国际舆论。
就台湾而言,它可以帮助宣传中国长期以来的立场,即坚持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任何西方对台湾的支持都是在干涉中国内政。
从战略上看,中国最大的潜在利益可能是观察国际对俄罗斯的制裁有多全面,俄罗斯能否承受得住。正如中国互联网上流传的一句流行语所说,如果中国采取武力夺取台湾,制裁是对中国在未来美国和西方实施的任何制裁中生存能力的“压力测试”。
然而,中国试图在战争中跨越立场,默认支持俄罗斯,同时避免经济后果,也是有风险的。
首先,中国对俄罗斯的支持,即使是默契的,也违背了其长期以来坚持的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核心外交政策原则。
其次,在一个媒体和信息被严格控制的国家里,相对容易散布虚假信息,点燃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支持大国竞争。
但北京有关战争的另类说辞加剧了中国与美国和欧洲本已紧张的关系,并令中国在全球范围信誉受损。正如中国网上流行的反战名言所说,“民族主义和大国沙文主义的宏大叙事已经榨干了他们最后一点人性。”
此外,西方可能的制裁将给中国经济带来更大的痛苦,中国经济由于严格的新冠清零政策而更加紧张。
自俄乌战争以来,中国前所未有的资本外流和在全球几家主要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中国概念股的大幅抛售给北京敲响了警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