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造福后代?秘诀在此(图)
德积的多,积的大,后世儿孙都能得到代代相传的福报。(图片来源:Adobe Stock)
今天的时代,作父母的对儿女的看重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把财富、权势的追求当作人生的唯一目标。唯恐孩子将来走向社会成为弱势群体,无财无势遭人欺负,都信奉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有钱的没钱的都舍得向孩子身上投资,不顾孩子的意愿,强迫参加各种名目的辅导班;有权有势的早就规划好孩子的未来,甚至孙子辈的都安排好了。但是能不能如了自己的心愿,谁也看不到未来,不仅心中没底气,而且都是个未知数。
人做了坏事会招致恶报。现在已经出现了很多官运节节升高,为了个人私欲与贪念,犯下不可饶恕的重罪,不仅自己身陷牢狱,也毁了家人和后代。
那么,怎样才能造福后代呢?我们一同来看一则传统文化故事。
行善传家的陶澍家族
陶澍,字子霖,是清朝湖南安化县人。其家门风醇厚,世代以行善为乐。
(1)
陶澍的太高祖伯含公很喜欢行善积德,当时乡里抓到窃匪都会扔到江中淹死。有一天伯含公路过江边,有一个将被淹死的窃匪向他呼救:“您救救我吧,我发誓从此以后再不做贼了。”伯含公心怀怜悯,便请求众人将此人放了,又怕这人重操旧业继续作恶,于是送给了他一艘小船,让他在渡口摆渡谋生。类似这种情况,伯含公一生前前后后送出了八艘小船,这些人后来全都改邪归正。
为了避免行人被碎瓷瓦砾所伤,伯含公每次外出都随身带着个小筐,把路上的碎瓷瓦砾都拾到小筐中带回家,等到去世时,他的一个空房间中积存的碎瓷瓦砾已经堆积到像房子一样高了。
(2)
陶澍的曾祖文衡公非常宽厚。有一天下大雪,晚上文衡公家中的米被人盗走,文衡公根据雪地上的足迹一路找去,发现原来盗米之人是自己认识的一个熟人。文衡公没有声张,默默的回到了家中,从来没有再对人提起这件事。直到三十年后,文衡公的妻子偶然对子孙讲起这件事,此事才被大家知道,但还是故意隐去了盗米人的真实姓名没有公开,其宽厚仁恕之心由此可见一斑。
康熙戊子年九月,文衡公的邻居家失火,所有家当烧毁殆尽,可与其毗邻的文衡公家却安然无恙。
更不可思议的是,文衡公家的粮仓与邻居家紧挨着,居然也丝毫没事。据前来帮忙救火的人讲,他们发现在大火燃烧时,有一红衣人长袖持扇站在墙上,向大火一扇,那大火到文衡公家的墙边便停止不前了,墙都被烧红了。大家说这都是陶家平日行善积德,所以才有神仙护佑。邻居家被烧的一无所有,文衡公的妻子便将自家粮仓中的粮食全部给了邻居。
(3)
陶澍的祖父寅亮公生性淡泊,家中并不富裕。有一天寅亮公在江边拾到了一些钱。他在那里一直等了一天,才见一人仓皇而来,面色如土,低着头在砂砾中搜寻什么。寅亮公问他找什么,那人说:“我在外为人做工好几年没回家了,家中还有老母亲,今天带着积攒了多年的钱,准备回家奉养母亲,没想到却全都丢了。”
寅亮公问他丢了多少钱,那人说的都对,寅亮公便将拾到的钱如数还给了那人。那人为表感谢,非要将钱分给寅亮公一半,寅亮公笑道:“我如果贪图你分给我那些钱,我不如不在这里等你了。”说完笑着让那人赶快回家去,那人叩头拜谢而去。
陶澍的父亲乡贤公疏财仗义的事也很多。
(4)
到了陶澍这一辈,寒微门第出身的陶澍接连通显,他于嘉庆五年秋试中举,两年后成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累官至两江总督,赠太子太保衔。
陶澍一生为官清廉,他同样继承了陶家乐善好施的家风。他在职期间曾多次将自己的俸银,全部救济了灾民。道光皇帝听说后感动的说:“为臣下的能个个像陶澍那样清廉,何愁天下不太平!”并赐给陶澍三千两银子以示奖励。可陶澍依旧粗茶淡饭,对那些钱分文未用,全部用来接济了贫苦乡民,并在安化县兴办了四十八所义学。
古人讲的“乐善好施”,是神佛所承认的一种美德,是积德的善举,所以神佛会赐予福报,德积的多,积的大,后世儿孙都能得到代代相传的福报。历史上有很多名门望族,就是因为祖上积的阴德多而带来的福报。
过去老人们讲的“积德,积德,祖上积德”、“这辈子苦点穷点不要紧,多做好事积德,下辈子得好”等,都很有哲理。可惜的是现在的人听不进去,觉的老话没有科学性。你不跑不送,谁会提拔你?哪有好处落你身上?你不学坏,不贪污不受贿不包二奶,不与当代官员同流合污,能在官场存得下身吗?能有大把的财富捞吗?
这其实是中华五千年传统文化被破坏造成的道德乱象。本质上还是人的德在起作用,善恶有报的天理仍然存在。你祖上没德,你今生一点福分都没有,再跑再送,也不会有人提拔你。你能有福分,是因为你有德,或是祖上积有德,只不过被邪灵利用了,加上谎言制造出的虚假现实,所以你认为是你奋斗出来的,官商勾结得来的。这样做的结果,不仅损德,还造业。很多人的家破人亡可不是偶然的,很多官员被审查、逮捕、判刑、自杀、遭遇各种天灾人祸等也不是偶然的,是他们所干坏事遭的报应。
真正能造福后代的秘诀,只能是做个真正的好人,乐善好施,帮助别人,济危扶困,不断冤案,做事讲究法度等,不仅能给自己带来福报,后世儿孙都会有大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