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疫情六大教训 专家:清零国家应参考(图)
2022年1月27日,港府围封葵涌邨进行强制病毒检测。(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看中国2022年4月6日讯】(看中国记者何佳慧综合报导)香港第五波新冠病毒疫情至今造成116宗确诊、超过8,000人死亡。香港大学专家分析疫情带来六大惨痛教训,包括太晚为老人加强接种新冠疫苗,初期即收治轻症病人入院加重医疗压力等,这些教训值得坚持“清零”的国家参考。
4月5日,香港新增3,254宗新冠病毒确诊、87人染疫死亡,累计死亡人数达8,136人,死亡率升至0.7%。香港特首林郑月娥形容,第五波疫情来得“既急且猛”,远超港府抗疫链各个环节的能力;数千名院舍员工和数万名安养院院友先后染疫,情况危急。八千名死者当中,超过九成是65岁或以上长者,“令人伤痛”。
据中央社报导,香港大学生物医学学院教授,病毒学家金冬雁及两位专家,在国际医学期刊Emerging Microbes&Infections发表文章,分析从香港第五波疫情中吸取的六大教训,认为对坚持“清零”的地方或国家有参考价值。
文章归纳出六大教训为:
一、香港第五波疫情流行的Omicron亚型变异株BA.2,传播性极高,但毒性很低。这型变异株有“免疫逃逸”能力,因此香港即使有91.3%人口已接种第1剂疫苗,81.3%接种2剂,超过三分一人口接种3剂下,仍有过百万人受感染,且有500人在这波疫情中第二次感染。由于绝大部份感染者均无症状或症状轻微,对于要“清零”的国家而言,要找出感染者更加困难。因此正在打抗疫战的国家,须记得这种病毒变异株的特点。
二、今波疫情死亡率异常高,死者主要是未接种或未完整接种疫苗的老人。年龄越大,染疫后住院及死亡比例越高。目前,接种复必泰疫苗仍是最有效预防感染及减少重症及死亡的方法。
香港政府在第五波疫情爆发后,才紧急加强为老人打疫苗、安养院闭环管理、向受感染老人处方抗病毒药物、定期进行快筛等,但这时已太迟。尤其是接种属灭活疫苗的科兴,要接种多剂才能有很弱的保护力。因此,香港今次带给全世界最惨痛的教训是:要保护老人及高危人士,就要接种“有效疫苗”。
三、Omicron BA.2对儿童伤害不大,染疫大多是症状轻微或无症状。虽然香港有9名儿童死亡,但死亡率仍较其他年龄组别低,所有死亡儿童本身都患有慢性病。而疫苗是保护儿童免受感染、重症和死亡的最有效方法。
四、抗原快筛有效筛查出早期感染者。与进行1或2次核酸检测比较,早期感染者连续5天都进行抗原快筛,检测敏感度会更高及更可靠。香港曾试图参照深圳实施全民强制核酸检测,但这极度耗费资源,隔离设施又不足。因社区已有大量感染者,不太可能再在全民检测中找出所有感染者而达到清零效果。文章建议全民连续5天或10天进行快筛,且可多做一次,又认为快筛对中国击退疫情也很有用。
五、香港医疗体系面对沉重压力,但没有崩溃也不应崩溃。文章强调,如香港医疗体系崩溃,一定是因为“判断错误、决定错误及资源调配错误”。香港医疗系统要不断调整风险评估和分流分层机制,才不会崩溃,政府也需动员私营医疗体系协助。
六、居家隔离是好方法,若家中防感染措施做得好,可以减少家庭成员间的传播。第五波只有三分一至半数病例是家庭聚集引致。因感染者释放病毒传播给他人的时间缩短,隔离时间也可缩短。文章又指,第五波疫情爆发是因为有患者在隔离酒店被感染,再传播至社区,显示隔离时间需因应病毒特性而缩短,以降低感染风险和有效利用隔离设施。
香港第五波疫情未平,香港政府防疫顾问、香港大学微生物学系讲座教授袁国勇4日提醒,随着未来防疫措施放宽,以及康复者和已接种疫苗者的抗体水平下降,香港第六波疫情必会在未来6至9个月出现。他呼吁院舍、院友和员工全需接种第3剂到第4剂疫苗,同时做好通风和感染控制等防疫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