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寄怀》 寄放着李商隐怎样的情坏(图)


颐和园长廊彩绘:广寒秋色。描绘的是李商隐诗《霜月》的意境。为晚清钱慧安仿清朝画家华秋岳的临摹作。(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在这个春光明媚的季节,再读李商隐关于春天的唐诗,更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虽是春天,却感萧寒。

春日寄怀

世间荣落重逡巡,我独丘园坐四春。

纵使有花兼有月,可堪无酒又无人。

青袍似草年年定,白发如丝日日新。

欲逐风波千万里,未知何路到龙津。

译文:

人世的升降是瞬息即变,而我却在家中独自过了四年。

哪怕是有花又有月亮的春天,但就没酒也没人推荐我。

八品官的青袍年年都一样,头上的白发却越来越亮眼。

一心想去追逐风波千万里,却不知哪条路才能见龙颜。

古代文人如过江之鲫,但是能够达到曹操、王安石、辛弃疾、范仲淹、欧阳修等文学造诣深厚、做官又能做出业绩的,毕竟不多。

李商隐少年得志,随着年华的逝去,却越来越得不到重用。尤其是在丁忧之后,在老家呆了四年。四年的时光足够他悼念亲人,却也给他太多的时间去畅想之后的日子怎么过。

在这个春天,李商隐身边不缺乏美景,过眼之处,皆是“有花兼有月”,然而想到仕途之路,却“无酒又无人”。自己找不到路,又无人肯帮,只好在诗词中打发这种无奈的忧愁。

“纵使有花兼有月,可堪无酒又无人。”这两句诗,前半句两个“有”,后半句两个“无”,对称结构很是清晰,将“有”和“无”进行对比,写尽了作者的无奈与愁苦,字里行间的落寞感,更是一览无余。

这首《春日寄怀》既没有“巴山夜雨涨秋池”的秋之韵味,也没有“留得枯荷听雨声”的秋之意蕴,但是这句“纵使有花兼有月,可堪无酒又无人”,却道尽了比秋天的萧索、寒意,更为难过的落寞、感伤。

本文留言

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