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疫情与清零引发次生灾难:抑郁焦虑 自杀频现(图)

 2022-03-23 21:13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1

疫情下的香港街头一景。(图片来源:庞大卫/看中国)
疫情下的香港街头一景。(图片来源:庞大卫/看中国)

【看中国2022年3月23日讯】(看中国记者何佳慧综合报导)香港第五波新冠病毒疫情严峻,加上长时间的严厉“清零”防疫措施,正在衍生次生灾难。调查发现疫情令港人情绪饱受困扰,有一成港人出现疑似抑郁症状,而焦虑的情况更加普遍。也有媒体发现香港自杀个案近期有上升趋势,防止自杀组织也发现求助者的自杀风险比以往高2至3成。

据《明报》报导,香港大学进行了一项香港人在防疫措施下的精神健康调查,全港有1%家庭参与调查。结果发现,在今年1月底,有近10%受访者出现了临床上的抑郁症状,接近2019年下半年反送中运动期间的水平。此外,疑似焦虑的港人比例更高,达到13%至14%,即每7、8名港人就有一人怀疑焦虑,创下2009年开始调查以来的最高水平。

香港大学医学院院长梁卓伟表示,数据显示香港人的精神健康情况不容忽视。香港要选择“动态清零”还是“走向风土病”,除了考虑公共卫生,也要考虑对经济、民生的影响,例如目前香港百业萧条,很多人失业。另外也要考虑香港人的共识、接受程度,以及情绪和精神健康等。

另据自由亚洲电台统计发现,香港过去3星期的怀疑自杀新闻有近58宗,当中包括有染疫的长者坠楼,也有人因为财困而轻生。例如3月8日凌晨,一名79岁老妇在葵涌的一个公厕被发现死亡,港媒报导指她和家人进行新冠病毒(又称中共病毒,COVID-19)快测呈阳性,她疑因此郁郁寡欢,失踪后被发现死亡。同一天,一名最近感染新冠肺炎的76岁慢性病患者,在荃湾一幢大楼坠楼,送院后不治。类似的自杀个案在本周续有发生,暂未知是否与新冠肺炎有关。

另一方面,第五波疫情和政府的防疫措施冲击各行各业,有港人因为面临经济困难而轻生。3月10日,一名30岁摄影师疑因财困烧炭亡。3月21日,一名姓叶的27岁女子被发现在西贡近浪茄湾身亡,遗书显示她是受金钱问题困扰而跳崖自杀。

防止自杀组织“生命热线”指出,疫情期间收到的求助电话增加,从2021至2022年2月期间,该组织收到12万通求助电话,而前一年同期则只有不足8万通电话。单是今年头两个月,就收到近2.2万通求助电话。

“生命热线”高级经理Leon表示,疫情严重与求助个案上升有必然关系,而且当评估来电者的自杀风险时,发现第五波疫情下求助者的自杀风险都较以往高出2至3成。“第五波真的比以往严重很多,所以我们接触的电话中,不论是自杀想法的强度,都是比以往高。”

Leon解释,来电者大多是30至50岁,求助问题包括情绪压力、财困、家人沟通出问题等,“其实这些问题一直都有,但在疫情下爆发得更加强烈。”还有不少求助个案,反映政府的疫情资讯混乱,初期对打疫苗解说不足,导致求助者一知半解,甚至认为染疫后只会死,感到很焦虑。义工需要在电话里做很多安抚工作,包括为求助者提供客观事实,因此建议政府加强解说。

香港撒玛利亚防止自杀会也透露,其24小时情绪支援热线,今年首两个月共处理272宗与疫情相关的求助,其中近两成个案为60岁或以上长者。

前线社工曾纪南对自由亚洲表示,未知疫情与自杀率有多大关系,但确有不少个案反映港人在疫情下变得焦虑,出现情绪问题。他认为政府资讯混乱,还有一些似是疑非的讯息,都令大众很惊慌,“突然(全民)检测,现在又不检,令他们有很多焦虑,要抢购很多东西。”同时,市民长期被困家中,与家人的摩擦相对变多,也变得无法逃避。他建议疫情下街坊之间要加强互助,民间自救。

有精神科专家则建议,当察觉长者出现忧虑情绪,家人应给予安慰,并做好防疫准备,令长者安心。


責任编辑: 李家宏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