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复字最多的一首古诗(组图)
《黍离》出自《诗经》。(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说起《黍离》,可能很多人觉得陌生,但是这里面一句“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朗朗上口,应用广泛,表达透彻,很多人都说过。
《黍离》出自《诗经》王风,为纪念周朝所写,“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过故宗庙宫室,尽为禾黍。闵周室之颠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诗也。”全诗如下: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字词诠释
黍(shǔ):古代的一种农作物,形似小米,有黏性。
离离:行列貌,形容庄稼的行列整齐有序。
稷(jì):古代的一种粮食作物,指粟或黍属。
行迈:行走。
靡(mǐ)靡:行步迟缓貌。
中心:心中。
摇摇:心神不定的样子。
悠悠:遥远的样子。
译文诠释
地里黍禾长成排,稷苗长得绿如绣。前行步子多迟缓,心中忧郁神恍惚。理解我的说我忧,不理解的说我有求。苍天高高在头上,是谁造成这景象?
地里黍禾长成排,稷谷扬花正吐穗。前行步子多迟缓,心中迷乱如酒醉。理解我的说我忧,不理解的说我有求。苍天高高在头上,是谁造成这景象?
地里黍禾长成排,稷谷已经结了籽。前行步子多迟缓,心中郁闷气埂咽。理解我的说我忧,不理解的说我有求。苍天高高在头上,是谁造成这景象?
《黍离》表达出对故国的怀念之情(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黍离》赏析
《黍离》全诗共三节,三节间结构相同,取同一物象不同时间的表现形式完成时间流逝、情景转换、心绪压抑三个方面的发展,在迂回往复之间表现出主人公不胜忧郁之状。
第一句是描述黍米排列成行(曾经这里是周朝的故都),作者路过的时候步伐迟缓,心中意念繁杂。接下来两句,感情由低迷转为愤慨,对天发出质问,紧接着笔锋收拢,重复开头,仅仅变了一个字,便完成了递进,如此重复两次。
每个章节,虽然表达感情的句子没有变,但是情绪却不断激烈,感情逐渐加深,扣准事情的命脉,步步递增,咬文嚼字的功力,令人惊叹。
二、三节中分别以“穗”与“实”取代了第一节的“苗”。苗——穗——实,用作物的成熟过程,指时光在不知不觉中流逝。
“中心摇摇”,“中心如醉”,“中心如噎”——先看到故土不再,城池变田地,繁华归冷清,心中的惆怅可想而知,接着,怀念故国故人,心中感情愈发浓郁,因而心醉,等醉醒回到现实,心里情绪郁郁不得发,由此噎住。
全诗运用赋、兴手法,赋就是平铺直叙地把思想感情和事物表达出来;兴就是先言他物,再言此物。
三节中,每节10句,39字,共117字,出现31个字,24个字在每一节中重复出现,只有7个字不重复。
《黍离》表达的是一种对故国的怀念之情,但描绘出的是一个忠于国家,真情实感的人物形象。由彼及己,触及内心的痛楚,最后悄然感叹“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