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凤冠霞帔”?谈最被误解的事(组图)
凤冠和霞帔,是母仪天下和荣华富贵的象征。图为明太祖朱元璋的皇后马氏。(图片来源:公有领域)
提及“凤冠霞帔”一词,很多人几乎都认定它所指的正是婚姻之事。换言之,“凤冠霞帔”快成为了中华传统嫁衣(新娘服)的代名词。其实,这恰恰是我们对于古代首饰的最大的误解之一。接下来,我们就来谈一谈,“凤冠霞帔”到底是指什么样的头饰、礼服,它又与皇后有何关系,其中又具备什么样的象征意义。
凤冠,指的是装饰凤鸟或其类似形象的冠饰;霞帔,指的是底部带缀饰的V形长条布带,因上面的纹饰灿若云霞,故得此美名。凤冠和霞帔,仅仅出现在皇后、太子妃以及命妇们的礼服中,是母仪天下和荣华富贵的象征。
今天,人们在文学或影视作品中见到的古代新娘,多数穿戴的只是“山寨版”凤冠霞帔,而那只不过是普通百姓对于皇家、贵族生活的美好幻想。
历史上真实的凤冠霞帔,极尽奢华精美之能事,代表了中国古时候最顶级的首饰技艺。那么其中的凤冠,到底是什么样的,又有怎样的发展历史呢?
金花璀璨 女子冠饰之源流
中华有“衣冠古国”之称,由此可知冠饰在古人生活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古时候无论男女皆可佩戴冠饰。《说文解字》载:“冠,絭也。所以絭发。”“冠有法制,从寸。”冠饰最早仅仅是一种束发工具,后来逐渐演变成代表等级制度的一种礼仪性发饰。女子冠饰,最早出现在秦汉时期的宫廷中。
《中华古今注》有载,女子戴冠可是秦始皇定下的制度。后宫三妃九嫔等人,需要在夏天佩戴碧罗制成的芙蓉冠子,搭配五色通草发饰。不过《事物纪原》又载道,汉代的宫妃,最先佩戴碧色或绯色的芙蓉冠子,是女冠的起源。无论哪种说法,都可暂定,女子冠饰最早出现在宫廷中,多用绢、罗等丝织品制作成花朵形状,以包裹发髻,是代表妃嫔身份的重要发饰。
早期发冠,是没有凤凰装饰的,但在更为尊贵、流行于禁宫中的冠式步摇中,却出现了鸟兽形状的装饰物,或许能看成为凤冠的前身。后妃之冠,多是模拟自然元素,进而呈现出奇花繁叶、珍禽瑞兽之景。魏晋时期,冠饰添加了钿、博鬓等元素。隋唐以来,步摇发饰的热度逐渐消褪,宫廷及贵族女子的冠饰却向富丽精美的风格不断发展。
隋唐的后妃冠饰,确立了饰件的组合模式,其中包括花树、钿、钗、博鬓等,且借由这些物件的数量来区分后妃和贵族妇女的品级。例如《隋书・礼仪七》规定,隋大业年间,皇后出席重大典礼的冠饰,有花树十二,花钿十二,并两博鬓;三妃花钿九,并两博鬓;九嫔花钿八,并两博鬓;其余花钿数依次递减。贵妇中的王妃、公主、三公夫人、一品命妇等,花钿九,无博鬓;其余依次递减。
后人在隋炀帝与萧皇后的合葬墓内,发掘一顶珍贵的金冠。根据史料记载,萧皇后去世后,唐太宗以皇后之礼将她和隋炀帝合葬,这顶金冠正是最名贵的陪葬品。金冠刚出土时,已被腐蚀得斑驳不堪,彷如泥堆。后来复原的仿制品,却呈现出了金光璀璨、珠光宝气的华丽模样,重现一代皇后的无上尊荣。
萧后冠的梁架,由十字交叉的两道梁和呈环带的三道箍组成。箍前方焊接插销,能插戴钿花,梁架上则能够安装花树。现在所展示的复原发冠,正中有十三枚花朵形钿花,其余部分则是由花团锦簇的十三支花树饰件,花心镶嵌白珠,发冠底部两侧各自延伸一条S形金饰件,彷如女子两侧鬓发,表面装饰钿花,即“博鬓”。不过,令人觉得奇怪的是,萧后冠的形制,超越了《隋书》规定,这或许是唐太宗特别予以萧后的一份礼遇与尊重。
凤凰于飞 宋代宫廷凤冠成礼制
凤凰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神鸟,总是伴随太平祥瑞的景象出现。古籍中有相关记载,例如《山海经》记载,凤凰“见则天下安宁”;《尚书》载道,“箫韶九成,凤凰来仪”。提到凤凰,大家都会联想到另一神兽:“龙”。凤凰与龙,共同成为中华王朝帝后的象征。
有趣的是,虽然凤冠出现时间较晚,但是以凤鸟为装饰的发饰,却早就出现在秦朝历史上。
《中华古今注》载说:秦始皇“以金银作凤头,以玳瑁为脚,号曰凤钗”。至汉朝,在太皇太后、皇太后拜谒宗庙的礼服体系中,开始出现以凤凰为主体的“华胜”簪饰。《后汉书・舆服志》载说:“簪以瑇瑁为擿,长一尺,端为华胜,上为凤凰爵,以翡翠为毛羽,下有白珠,垂黄金镊。”
到了魏晋时期,凤鸟形象的簪饰更加丰富,典籍中也首次出现了“凤冠”一词。东晋《拾遗记》载说:“萦金,为凤冠之钗,⋯⋯铸金钗像凤皇之冠。”这里说的凤冠,正是一种尚未被纳入皇家礼制中,但却是跟金钗组合在一起的发饰。在贵族女子的发髻上摇曳生辉的凤冠,就像是新奇的一款时尚装饰品。
在唐朝至五代时期,女子佩戴冠饰的现象更为广泛,甚至出现华丽的凤形冠饰。根据考古研究,戴凤冠者,主要分成两类。一类为贵族女子,例如敦煌莫高窟的供养人画像。是以莫高窟第61窟作为例子的,它是归义军节度使曹元忠夫妇所主持修建的功德窟。窟内东壁北、南两侧绘饰贵族女子供养像,两侧各自有一位头戴高耸的凤冠、拥有对称的流苏发簪、面部妆饰着花钿,看起来身分极为雍容华贵的女子。
第二类是女乐。像《乐书》中就记载了武后和唐玄宗时期,宫廷舞伎曾戴凤冠,翩翩起舞。
到了宋朝,女子佩戴冠饰则达到了顶峰,流行起了各式各样的冠子;凤冠更正式被纳入皇家冠服制度,成为后妃最重要的礼冠。《宋史・舆服三》载说,北宋后妃受册封与朝贺时,必须要戴首饰花九株并两博鬓、九翬四凤形制的冠饰。翬,即指形似凤凰的五彩锦鸡,亦被视为一种祥瑞之鸟。
宋朝的后冠,基本上在唐朝花树冠的基础上,添加上了凤鸟装饰,造型更加繁复绮丽。北宋后期,章献皇太后刘氏摄政秉国,故提高了后冠规格,添加了龙形装饰,形成“九龙四凤冠”这一类的顶级冠饰。
传世的八幅北宋皇后坐像,反映出了宋朝后冠的主要样式。除了宋太祖母亲杜太后之外,其他几名皇后,头上都是戴着龙凤冠,脸面贴上珍珠钿,身穿朱色边饰、对雉纹样的深青色祎衣,整体造型富贵辉煌,还展现了内敛又庄重的皇家气象。
九龙九凤冠和六龙三凤冠(图片来源:Michael/维基百科)
明清两代凤冠 形态各具千秋
宋朝以后,中华王朝的后冠各具特色,展现出中华首饰文化的丰富多彩。元朝是由蒙古黄金家族创立,宫廷女子沿袭蒙古习俗,贵妇不戴凤冠,而是戴着蒙古特有的“姑姑冠”。到了明代,明太祖致力于“恢复中华”,在冠服制度中大力复兴汉制,让凤冠重新成为皇后必备的礼冠。
明朝初年的凤冠,参照宋朝旧例,又得以发展。《明史・舆服志》载说,洪武三年朝廷颁布规定,皇后的凤冠:“其冠圆匡,冒以翡翠,上饰九龙四凤,大花十二树,小花数如之。两博鬓十二钿。”
永乐三年,九龙四凤冠有了增饰,“饰翠龙九、金凤四,正中一龙衔大珠一,上有翠盖,下垂珠结,余皆口衔珠滴;珠翠云四十片;大珠花小珠花数如旧;三博鬓,饰以金龙、翠云,皆垂珠滴;翠口圈一副,上饰珠宝钿花十二,翠钿如其数;托里金口圈一副。珠翠面花五事。珠排环一对。”
明朝凤冠,主体饰物是垂珠饰的九龙四凤饰件,另有三博鬓和数十点翠、大小珠花、宝钿等配饰,可谓翠华绝艳,无与伦比。更难得的是,明代不只有传世的皇后画像,还保存着完整的凤冠文物,后人能借此一睹明代凤冠之风华。
画像中端然正坐的皇后,头戴凤冠,身着大衫或翟衣,尽显国母风度。凤冠是画中最显著的饰物,饰件组成也较清晰。早期的明代凤冠体积较小,仅能覆盖发髻,但在后期却逐渐增大,几乎可以罩住整个头部。凤冠上的装饰也逐渐变得繁丽,甚至超出典制。
以文物为例,定陵出土了四顶皇后凤冠:孝端皇后的九龙九凤冠与六龙三凤冠、孝靖皇后的十二龙九凤冠与三龙二凤冠。这四顶凤冠外型相似,凤龙饰件的数量成为了主要区别之特点,其皆以累丝、点翠、嵌宝、串珠等精细工艺,制成各类金饰、翠云、钿花、珠滴等组件,再插戴在凤冠梁架上。即便历经千年岁月,凤冠仍流光溢彩,熠熠夺目。
除了皇后,明朝命妇都戴外形相似、没有龙饰的冠饰,而凤鸟则都换成了等级较低的翟鸟,又名“翟冠”,从一品到九品,形制各显不同。由于翟的造型与凤凰相差无几,致使翟冠常常与凤冠一样,被统称为“凤冠”。
清朝凤冠,同样借鉴前朝实物,并结合了本族风俗,形成体积更大、形似帽子的朝冠。若从现存之实物看来,凤冠去除了龙形饰物、钿花、博鬓等汉族特色配件,整体上更像是圆顶帽子,顶部高高耸起一根长条形金配件,焊接了三层金凤,且妆点了珍珠;帽围一圈饰七只金凤,冠后饰一只金翟,尾部则垂下了五行流苏珠串。
古代的凤冠华美豪奢,令人惊叹。但我们同样也因为它们的佩戴者——历代皇后不乏贤良、聪慧之女性典范,而对诸贤后报持极高的崇敬之情。看来西方流传的名言:“欲戴王冠,必承其重。”着实真切,引人深思!
(参考资料包括:论文《宋代女性冠饰研究》《(龙)凤冠成为皇后象征之历史考察》《从花树冠到凤冠——隋唐至明代后妃命妇冠饰源流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