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图片来源:Adobe Stock)
“黄人守日”这个典故出自南北朝时期古籍《符瑞图》:“日,二黄人守者,外国人方自来降也”,此典故又可写作“黄人捧日”,用来比喻朝政清明,国力强盛。例如北宋文人王禹偁《授御史大夫可司徒门下侍郎平平章事制》中有句话“荐祥瑞而黄人守日”。那么太阳周边是不是真有黄人守护呢?
宋末元初发生了一件事情:公元1260年,忽必烈即蒙古大汗帝位,阿里不哥也在漠北自立为大汗,蒙古帝国内部为争夺汗位发生激烈战争。当时山东地方军阀势力头领李璮(tǎn),看见蒙古内部混乱便决心举兵反叛蒙古,归降南宋。公元1262年他献涟海三城于南宋,占据济南,南宋封李璮为齐郡王、节度使封号,同时还派遣海军渡海配合作战。
南宋海军将领赵都统,绰号“赵马儿”驻扎在扬州。当时奉命提兵船渡海到山东往援李璮,结果半道因为风向或海流的原因,兵船在登州、莱州一带就滞留在那儿,再也动不了了,滞留时间长达几个月。这期间赵都统每天都见到“日初出海门时,有一人通身皆赤,眼色纯碧,头顶大日轮而上,日渐高,人渐不见,凡数月所见皆然”。
这位赵都统看见的也许就是黄人守日的景象,但为什么只看见一个黄人而不是两个,或许因为此时李璮(tǎn)投靠南宋并不是什么祥瑞、好事。果然李璮的叛乱只持续了几个月就被忽必烈消灭了。为什么赵都统的兵船到登州、莱州就开不动了呢?原因应该是神也要配合蒙古统一天下的天象变化吧。
资料来源:《癸辛杂识》
原文:扬州有赵都统,号赵马儿,尝提兵船往援李璮于山东。舟至登、莱,殊不可进,滞留凡数月。尝于舟中见日初出海门时,有一人通身皆赤,眼色纯碧,头顶大日轮而上,日渐高,人渐小,凡数月所见皆然。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