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窗开笔--大清最特别的新年祝福(图)
论雍正与乾隆的“明窗开笔”
雍正当皇帝的第一个新年,就开笔写下:“春韶介祉,开笔大吉”。(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在大清皇宫中究竟是怎么过年的呢?从腊月开始,紫禁城想必就开始准备了。此文要为各位介绍乾隆皇帝在过新年时,所写下的祝福吉祥话,以及雍正为何突然写下不同以往的元旦祝福,他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咱们一起来看看吧!
乾隆在《御制生春诗》一诗中,写下“何处生春早,春生书福中。迎年应腊朔,施惠守家风。凤篆鹓班布,朱笺墨沈融……”,所描绘的正是宫里过大年时开笔书福的场景。
根据《养吉斋丛录》记载:“(元旦)开笔之典,始于世宗,历圣踵行之。”我们可知,清朝皇帝进行的“明窗开笔”,是起自于雍正时期。
那么,雍正在登基的第一年,到底写下什么样的祝福吉语呢?
在雍正元年正月初一,也就是雍正成为万人之上的皇帝的第一个新年,他就开笔写下:“春韶介祉,开笔大吉”、“一入新年,万事如意,五谷丰登,天下太平,民安乐业,边尘永息,大吉大吉”。
后来的七年,雍正陆续在元旦开笔期间写下相似的语句,唯独在九年元旦开笔时,雍正写下了与以往不同的语句:“新年节令……无灾无病,此吾之愿也”。
不过,到底发生何事,让雍正留下如此字句?其实,原因挺简单的,因为在雍正八年六月间,雍正罹患一场大病,差点丧失了宝贵性命,因此让心有余悸的雍正在隔年写下祝愿自己身体安康的话语。
在乾隆年后,清宫元旦开笔仪制就更加正式化了,摆设也大体固定。
正月初一一大早,也就是元旦的早晨,乾隆皇帝必须前往长信门内、慈宁门外,率领宗亲与文武百官,去向皇太后行三跪九叩的大礼,以身作则,成为天下为孝遵礼的表率。一般而言,因为参与人数众多,唯有皇帝、宗室与二品以上重臣才可以在此处参拜。那么,三品及三品以下的官员呢?当然都只能聚集在午门之外。
皇帝在参拜过程中,会经由鸣赞官高声唱喊,以维持两处在进行参拜行礼秩序的同步。当然,除了皇帝与文武百官之外,后宫中的妃嫔与皇子也同样必须得向太后“老佛爷”请安。
提及“开笔书吉语”,这可真是正月初一这日内最为重要的仪典之一,此仪式又被称为“明窗开笔”。金瓯永固杯与玉烛长调(烛台)则是从雍正皇帝以来,开笔典礼上最重要的两个礼器,两物寓意着江山永固,四时调和。
在只有皇帝一人完成的“明窗开笔”仪式上:皇帝身穿冠服在养心殿东暖阁的明窗前端坐着,他会亲自点燃玉烛长调,接着将屠苏酒倒入寓意着江山世代的金瓯永固杯内,随后再手握笔端称“万年青管”、笔管上刻着“万年枝”的专用笔,在吉祥炉与香炉上熏炙片刻,然后才开始写下吉字。皇帝会先以朱墨写“福”字,再用墨笔写下吉语,以祈求新年物阜民丰及四海安宁。
当皇帝写完吉语后,乾隆会亲自将所用物件都清理收贮,以备来年开笔时再度启用。写好的吉字则会放入专门的黄匣内封存,且要求后代子孙不许开看。中国人对于文字的崇拜,也在传统的大年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事实上,清朝皇帝历年所书写的吉语,即便在其本人驾崩之后,后代子孙都是不能打开来看的。这一项规矩十分繁琐庄重,嘉庆皇帝闻悉,都不禁慨叹:“其仪式详备如此!”
正因清宫的规矩如此严格,从雍正皇帝到咸丰皇帝之间的五代皇帝的元旦开笔吉语,均被完整的储存。如今正收藏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内。
最最难得的是,在位六十年的乾隆皇帝,如果再加上他当上太皇帝的三年多,总共写下了六十四份、全部被完好地储存着的元旦开笔吉语。史料完备,绝对可供后人研究。
不过,皇帝写的吉语有何特别呢?据悉,皇帝跟普通人家写“福”字挂春联大不同。因为皇帝家的写“福”流程大有讲究,例如乾隆在写“福”字时,可不能只是简简单单地写个“福”字而已,因身分特殊的皇帝使用的可是“赐福苍生笔”与“龙笺”。令人称奇的是,“龙笺”上头的云龙纹,并不是采用印刷制成的。“龙笺”上的每个龙纹居然都存在着细微的差别,也就是出现绘画的痕迹。那么,这意味着什么呢?其实,这些“龙笺”上的云龙纹都是由如意馆的画师所绘制而成的。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保留妥当的清宫玉烛长调烛台只有两件,分藏于两岸故宫,而它们都还是以青玉制成的。至于乾隆年间制作的“金瓯永固杯”,则被认为是北京故宫小型珍品类的镇馆之宝,现今只有四个,两岸故宫各分别收藏一件,至于伦敦的华莱士收藏馆则储存了两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