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南巡三十年 中国还在改革开放的路上吗?(图)


邓小平(图片来源:JOHN GIANNINI)

【看中国2022年1月19日讯】三十年前的今天,被视为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邓小平乘专车抵达武汉,拉开了“九二南巡”的帷幕。而就在几天前,网传一名男子在邓小平南巡的另一站深圳的闹市区,举牌挑战中国现任领导人习近平、呼吁捍卫改革开放,随即被捕。这不禁让人想问,时至今日,中国还在改革路上吗?

周年前夕惊现抗议者?

“反对取消国家主席任期限制、反对修改宪法、打倒习近平!”

近日网上疯传的一段视频显示,一位西装革履的中年男子在街头举着一张写有“打倒习近平,捍卫改革开放”的标语牌,还喊出了一连串挑战中共权威的口号。很快,多名警察就把他按在了地上,而一些围观路人纷纷拍手叫好。但即便在倒地后,他仍然士气高昂。

“大家都看到了,我没有反抗,我只是在为人民振臂一呼。如果改革开放的终极路线被否定了,中国就完了。”

多名网友指出,此事发生在上周四,事发地在深圳罗湖口岸附近。不过,本台记者无法独立核实相关细节,也尚不清楚此人的身份。

但如果此事的确是上周在深圳发生的,那么这显然是一起高度敏感的事件,因为这正值中国前任领导人邓小平南巡三十周年前夕,而深圳是当年的重要一站。

第一时间转发了这段视频的前青海省政协委员、民营企业家王瑞琴表示,她认为这位示威者喊出了很多人难以表露的心声。

“我觉得他的想法就是中国老百姓的普遍想法,只是大家没有像他这样站出来,差别是没有去做,但他们的思想和意念是相同的,那就是习近平一旦连任,对这个国家和这个民族来说都将是一场灾难。”

南巡重振改革开放

1989年“六四事件”后,中国政府因残暴镇压提出民主诉求的普通民众遭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制裁。而在中共内部,各位元老对于是否应继续改革开放意见不一。次年初,中国国务院总理李鹏在全国经济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上说,在治理整顿期间,一些改革措施要围绕治理整顿来进行。有党内人士担心,这表明中共有放慢改革步伐的苗头。

这对于视“改革开放”为其重要遗产的邓小平来说,显然是个紧要关头。为了坚定国人对扩大开放的信念,并对党内高层发出明确信号,邓小平在1992年1月17日从北京乘专用列车南下,并在此后一个多月里先后访问了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参观了多个工厂、建筑工地和商业中心。

在此期间,邓小平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话。比如,当年在深圳国贸大厦的旋转餐厅,他就斩钉截铁地说过这样一段话:“中国只要不搞社会主义,不搞改革开放、发展经济,逐步改善人民的生活,任何一条路都是死路。”

但华盛顿信息与战略研究所所长、经济学者李恒青强调,邓小平提出的“改革开放”有一条底线。

“他提出的改革开放路线实际上走的就是加强共产党的领导,然后在经济上要彻底放开,走市场化的道路,这才是所谓‘改革开放’的核心。”

习近平高度集权

不过,几十年过去了,当今的中国领导人显然不仅仅满足于“党的领导”了。舆论普遍认为,习近平上任十年来,逐步削弱了自毛泽东去世后中共几十年来的“集体领导”模式,并试图营造对他的个人崇拜。

就在两个多月前,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党内的第三份历史决议。在这份长达三万多字的决议中,描绘习近平上台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篇幅超过一半。不但如此,习近平的名字在全文中出现了22次,高过了毛泽东的18次,邓小平的名字仅出现了6次。

而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江金权随后在记者会上的一番话,更让人担心习近平要“定于一尊”的野心。

“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是时代呼唤、历史选择、民心所向。”

早在几年前,世人就已经目睹了习近平集权的重要一步。2018年3月,近三千名中国全国人大代表几乎全票通过了一份宪法修正案,取消了国家正副主席的任期限制。当时就有学者认为这是在开倒车,意味着邓小平对于文革等历史事件的反思被否定了。同年底,习近平还在北京举行的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提到“不该改的、不能改的坚决不改”。

中国宪政学者陈永苗认为,习近平一方面想摆脱毛邓两人的政治遗产,另一方面又受到了他们的约束,因此他不断提出要开创一个“新局面”。

“不管习近平上台后说了些什么,他至少感觉到中国社会要在原来改革开放的轨道中找出另外一条轨道。这条轨道可能与先前的有所交叉,但它终究是条不同的轨道,这样才能保障政权稳定。”

经济改革陷入停滞

如果说政治改革在北京当局看来一向是个禁区的话,那么经济改革的停滞、甚至倒退,就更令人担忧了。不少业内人士认为,近几年来,这样的迹象正变得越来越明显。

2008年北京举办夏季奥运会后,中国在全球金融危机下“放水”四万亿,暂时稳定住了当时仍然高度依赖出口的经济基本面,但好景不长。此后十年间,国内的劳工成本迅速攀升,年轻人对体力活越来越抵触,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开始被撼动,经济增速也逐年下滑。

中国金融学者贺江兵表示,在经济层面上,习近平正与国际趋势渐行渐远。

“原来流行的一个词叫‘与国际接轨’,比如双休制度、国企改制等等,而改制指的就是国有企业‘抓大放小’。现在倒是相反了,从国企的改革中就可以看出,(与前些年)差别很大。”

习近平任内,中国显然更重视“自力更生”。2015年,中国政府发布《中国制造2025》的文件,提出要力争在十年内迈入“制造强国”行列。这项产业政策引发了一些西方国家的警惕和不满,最终就连北京当局都不再提了。2018年初,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开始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希望迫使其纠正窃取美国知识产权、强迫转让技术等“不公平贸易行为”,就此打响了美中贸易战。

此后,美中双方对彼此商品加征的关税一度达到数千亿美元,两国关系急转直下。近几年来,考虑到北京当局在新疆、香港等地犯下的侵犯人权行为,美国还对大批中国企业进行了制裁。

2020年新冠疫情来袭后,中国的国际形象和经济动能进一步遭遇重创。同年五月,习近平在两会期间提出了“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更被外界指责违背了改革开放的精神,还可能会损害中国的创新和经济发展前景。

与此同时,中国政府近期还对互联网企业发起了大规模反垄断调查,并重拳整顿了网游、教培、娱乐等行业。不少人认为,这标志着“国进民退”正卷土重来。

前中国民营企业家王瑞琴表示,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过去十年间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在习近平任内的十年间,无论是民营企业(的处境),还是中国经济,都出现了直线式下滑。针对民企的这些措施几乎与胡温时代没有差别,而总体来讲,在经济领域也在全面地收紧,而不是放开。”

在今年的新年贺词中,习近平打破历年惯例,只字不提“改革开放”四个字。这位政治强人究竟要把中国带向何处,无疑是关乎世界未来的一大问号。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本文留言

作者梒青相关文章


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