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图片来源:公有领域)
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的一生,可以说是充满戏剧化的一生:他三岁登上皇位,后被驱逐出宫,又在海外漂泊多年,最终被引渡回中国改造,于1959年时得到了特赦;当时,拥有中国“现代第一诗人”之称的郭沫若,在中共建政后,想创作一本晚清皇室生活的书籍,于是他想到了溥仪,希望溥仪能当他的助手。
特赦后的溥仪,就跟一般人民无异,他的身份已经不再是皇帝,自然是要通过自己的双手劳动去养活自己。但由于溥仪的身份有些特殊,政府部门暂时还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给他,这时,郭沫若闻讯前往,拜访溥仪。
郭沫若在当时已经有一定的社会地位,他在历史学、考古学、文学、艺术等方面都有很高造诣;热衷于文学的郭沫若,想在当时创作一本记录晚清皇室生活的一本书,而在他眼中,溥仪便是他收集素材的不二人选。于是,在郭沫若登门探望溥仪时,他向溥仪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起初郭沫若向溥仪道明自己来意时,溥仪还蛮赞同他的想法,因为溥仪曾是晚清时期的皇帝,对当时的现实情况十分了解。另外,在清朝史书或者陵墓中,难免会出现大量的满文,郭沫若希望溥仪能充当自己的助手,翻译满文;随后,郭沫若还表示,若想更深层探究史实,就要发掘晚清时期的古墓,用文物去证实,才能让作品更有说服力。
但是听到这一想法,溥仪表情凝重,思考片刻,便回复了郭沫若五个字:“我不懂满语”,这一回复让郭沫若大为震惊,但也不好再说什么,只能尴尬匆匆道别。这件事过后,好多人开始议论溥仪,认为他拒绝郭沫若是因为放不下自己的架子,自命清高。
可是深入了解以后,却发现事实并非如此;因为溥仪从小十分爱玩,不爱学习,后来长大一些后,便跟随庄士敦老师学习英文,对于满语的学习一直是空白;另一原因也可能是溥仪对于探寻晚清古墓的行为有所顾忌,晚清古墓中,大多是溥仪的先辈,甚至亲属,郭沫若想从其中探寻史实,无疑是在挖溥仪的祖坟,这换做他人,内心也一定是抗拒的,因此这件事便不了了之。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