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种清零:西安的悲剧时刻(图)
西安封城悲剧尽显(图片来源:STR/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国2022年1月7日讯】这次西安疫情估计很快就会结束,目前没有一个“死亡病例”,相信一个月后就会恢复平静。
将来回忆起这轮疫情,你想到的第一个画面是什么?我的答案是那个流血的孕妇。她腹中8个月的胎儿,因为耽误治疗而死亡。
这事的“全部真相”很难搞清,我看到有医院“内部人士”的聊天记录,认为在那个胎儿在进医院前就已经死了——这可能是事实,也可能是医生的本能反应。即便是“内部人士”也承认,因为这位女士没有“24小时内”绿码,没有及时得到治疗。
还有一个市民的爸爸,因为心梗,下午2点送到医院,10点40才获准进去抢救。这个悲剧,所引起的反响没有那个胎儿大。一方面,孕妇流下了的血,是最直接的刺激,无论如何都难以抹去的,另一方面,孩子让人们想起“夭折的未来”。
值得琢磨的是医院相关人员的心态。他们铁面无私,甚至到了冷漠的地步。但是,最终这两位病人还是进了医院,因为大出血和“情况特别危险”,这个场面冲击了医生们的灵魂,让他们做出决定,克服“违反规定”带来的风险——只可惜已经晚了。
这种防疫的“刚性”,在这轮疫情中随处可见。
城中村一个饥恶的男子,跑出来买馒头,被防疫人员殴打。视频出现在网上后,警方采取了行动,对打人者进行了拘留。这说明,这样的“防疫”并不是计划中的、安排好的,而是过度的、多余的。
还看到一段视频,一个男青年饿得不行,家里没吃的,翻墙出去找东西吃,被志愿者抓住后,录了“道歉视频”。在网上,这视频被称为“志愿者审问业主”,这有点夸张,但是这种拍视频道歉进行侮辱人格的做法,相信也超出了防疫手册的范围。
把矛头对准“基层”,似乎并没有找准目标。他们只是执行者,基层防疫人员也很辛苦(所以那个因为缺乏卫生巾在网上叫苦的女性,后来专门向防疫人员道歉),这大家都能理解。写这篇文章,也绝对没有“政策都是好的,只是执行坏了”的意思,而是想搞清楚,这到底是一种怎样的思维方式?
在西安出现的最荒诞的事情,就是一位感染病毒的男子,多次致电防疫部门,把自己拉走隔离,但是一直被拒绝,最终他“冒险”冲了出去,才被截获,后来证明他全家六口人全部感染了。
这个男子堪称是“好市民”的楷模,因为单位有人确诊,他被划分为“次密接”,要求在家隔离。他把自己关在一个小房间,发现自己有了诸多新冠症状后,他开始打电话反映,一直都被“踢皮球”。这让他哭了起来,最终在小区业主们的鼓励之下,他才决定“违法”。
那些接到他电话的人,都是怎么想的呢?
和上述防疫人员、志愿者一样,这些接电话的人,也是基层。在防疫的过程中,他们只“接受指令”,按照“上面的”命令行事。所有的指令中,一定没有“有人自称得了新冠怎么办”这一项。因为新冠的确认,只能通过“筛查”“分析”“确诊”,只能从上到下,而不是相反。
他们都没有以一个“独立的个人”来判断,而是把自己仅仅看成是流程的一个环节,一个“螺丝钉”。
这可能就是一些“极端案例”出现的原因。封城会带来物资运送困难,这是“经济规律”,但是能够出现看病苦难、打人或者录视频道歉,则是另一回事。这是“底层”本身出了问题。在中国社会中,一直都有底层人的“相互通融”(当然也并不会全部奏效),这次在西安,我们看到的全是“铁面无私”和超强的执行力。
防疫人员应该得到“嘉奖”。但是,对普通人来说,则应该考虑到在这种极端境况下,自己如何生存的问题。一位武汉的朋友告诉我,疫情开始小区开始封禁的时候,因为看门的人“讲武汉话”,他可以出去弄吃的回来——这个就是地方性,是最后一点温情,也是我们最后的依靠。
从西安的角度看,这个“温情”也许就是“杂质”,应该被清除。在西安,我们看到的是绝对的“清澈”,这让每一个人的脆弱都裸露了出来。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