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王朝末年 上天会出现哪些异象?(图)

作者:琴心缘  2021-10-20 11:00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0

自夏朝开始,历代王朝在走向灭亡之际,天灾都较其中、前期为多。
自夏朝开始,历代王朝在走向灭亡之际,天灾都较其中、前期为多。(图片来源:Adobe Stock)

拨开纷繁复杂的历史表面,审视中国每个王朝毁灭的原因,我不禁多了一份惊诧和好奇:历史总是在重复上演着,只不过换了主角和场景。自夏朝开始,历代王朝在走向灭亡之际,天灾都较其中、前期为多,有的十分频繁,持续时间很长。

夏朝末年,发生过两次大地震。“帝癸十五年,夜,中星陨如雨;地震,伊、洛竭。”“帝癸三十年,瞿山崩。”(均见于《竹书纪年》) 商朝末年,发生了一次大地震。《竹书纪年》载:“帝辛四十三年春,峣山崩。” 另据《淮南子》载:“殷纣时,峣山崩,三川涸。”

西周末年,都城和附近泾水、渭水、洛水三条河的地区都发生了地震。而且还出现了一些异常气候和自然现象。《竹书纪年》载:“幽王三年冬,大震电。四年夏六月,陨霜。”这里所记述的,实际上是一种冬暖夏寒的异常气候。冬暖则害虫多,夏寒则伤庄稼。

秦朝末年,出现了罕见的水灾。当时山东、安徽等地方因久雨成灾,成了水乡泽国。

西汉后期,从元帝起,灾祸就连年不断,一直持续到西汉灭亡,灾祸包括水灾、旱灾、虫灾等。

东汉后期,更是多次暴发大疫。而东汉末年,即西元217年,全国发生了一次非常严重的疫情,当时“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合门而殪,或覆族而丧。”疫病为害之惨烈难以想像。当时许多地方连棺材都卖空了,悲泣声弥漫四周,不管你是富人,还是穷人都会传染疫病,贫苦百姓无钱来埋葬家人,所以处处都呈现出“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景象。

而处于变动历史时期的三国两晋时期,共发生旱灾六十次,水灾五十六次,风灾五十四次,地震五十三次,雨雹之灾三十五次,疫灾十七次,蝗灾十四次,歉饥十三次,霜雪、“地沸”各两次。据《晋书・五行志》记载:晋朝末年先后发生了四川地震;“秦、雍二州大旱,疾疫,关中饥,米斛万钱。”“青、徐、幽、并四州旱。十二月,又郡国十二旱”以及暴风、霜降、大水等。

隋朝后期,山东、河南发大水,淹没四十余郡,而且不久出现疾疫。其中山东地区疫情尤为严重,“人多死”。隋朝末年,关中地区疾疫流行,“炎旱伤稼”。唐朝后期到灭亡,也出现了大疫。江淮地区疫病流行的情况是“近者江淮数道,因之以水旱,加之以疾疠,流亡转徙,十室九空。”唐末,淮南出现疫情,造成军队人员和百姓的大量死亡。

南宋末年,浙江永嘉地区大疫,死者众多。这一疫情持续时间很长。在南宋王朝被灭之际,瘟疫再次降临,杭州城内“疫气蒸蒸,人之病死者不可以数计”。元朝最后一个皇帝顺帝时,是元朝历史上疫病流行最多的时期,史书载有12次之多。平均每三年就有一次瘟疫发生,死人无数。一次京师大疫长达两年之久。

明朝末年,各地的瘟疫是一场连一场。崇祯十四年,京津地区、江苏吴江都遭到大疫袭击,《吴江志》称:“合门相枕借,死无遗类者。”十六、十七两年是山西流行瘟疫的高峰。浑源县崇祯十六年大疫,“甚有死灭门者”。崇祯十七年大同府“瘟疫又作”,而灵邱县“瘟疫盛作,死者过半”。

南部的潞安大疫,“病者生一核,或吐痰血,不敢吊问,有合家死绝不敢葬者”。崇祯十七年春,吴江再次瘟疫大流行,并持续了一个多月,夺走了大量吴江人的性命。同年,京师鼠疫大作,造成“十室九空,甚至户丁尽绝,无人收敛者”的惨状。

清朝末年似乎也没能摆脱这种厄运,疫病流行十分频繁。在光绪帝统治大清帝国的34年中,19年有疫病,宣统帝则是3年期间,2年有疫病。当时主要疾病是霍乱、鼠疫和疟疾。1902年,京津地区霍乱流行,死人无数,“有以顷刻死者,有半日死者”。这年黑龙江瑷珲也出现严重的霍乱转筋,半个月后,“市断人稀,街面几无人迹”,每日死亡有七、八百人。1910年鼠疫在东北流行,关内一些地区也被传染到,死亡的人数非常多。

为什么在王朝的后期和末年灾祸如此频繁和惨烈?古人有言:国君无道,正气不申,天象有异。

責任编辑: 衍淡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