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四川都江堰为何能使用千年不毁坏?(图)

 2021-10-18 12:22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0

四川都江堰
四川都江堰(图片来源:星星/维基百科)

尘世为官多如星,为民谋福稀可数。换言之,为政者所做益民利生之工程,能让人千秋万世流传称颂的大概不多。2000年11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文化类世界遗产的四川都江堰就是其中之一。西元前256年,战国时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和儿子李二郎,组织巴蜀民众改造山河,兴修水利,创建了举世闻名的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了“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

来认识都江堰工程之前,咱们先来认识都江堰流传的一则传说――“望娘滩”。

一个割草的小孩因为误食了天上掉下来的宝物,将要变成一条龙。她的母亲跑到江边,拖住了他的一条腿,此时孩子一半身子已经变成了龙,另一半身子还是人身。母亲呼唤一次孩子,孩子就回一次头,吐出一个河滩。母亲一连呼唤了廿四次,孩子就吐出廿四个河滩,最后变成一条龙飞走了,而这廿四个河滩,就构成了都江堰。

传说,终归是传说而已。若无良好水利工程,千万百姓将饱受洪灾带来的危害。

李冰父子造福百姓 泽被千秋

太史公司马迁在《史记・河渠书》中,记下这位创建都江堰丰功伟绩的地方官,但他只写了“蜀守冰”,没有写他姓什么。这位水利专家的姓是后来班固写《汉书》才补上。为了纪念李冰父子,巴蜀人民每年在都江堰放水时,都要举行隆重祭祀仪式,岁岁不绝。历代帝王顺应民心,对李冰父子的功绩亦十分重视,宋、元时封李冰父子为王,建二王庙,供人民祭拜。

古书上虽然没有记载李冰生平,但毫无疑问,李冰是一位勤政爱民的地方官兼杰出的科技专家。他在四川任职期间,不仅创建造福万世的都江堰,还建盖了许多益于民生的工程。他的功绩可谓“泽被千秋”,其科学价值和巨大的经济效益,在人类史上留下不朽的篇章。

“离巢水库”减少淤砂之害

位于长江中游的四川,因为有四条长江的支流,在此注入长江,所以称为四川。这四条支流里,以岷江最容易氾滥成灾。岷江源自甘肃与四川交界的摩天岭,此处是海拔四千的高峰,春天时挟着由雪溶化的河水,自北方奔腾而下,并冲刷河岸两边软弱的砂叶岩与泥岩,带着所冲刷出的泥砂,几近笔直的往南方流,经常造成巨大的水害。

都江堰从李冰父子建造起,使用了约一千五百年,到元朝才崩掉毁坏。为什么能使用这么久?最主要的关键和李冰父子建的不是挡在河中的水坝,而是座落在河边的“离巢水库”有关。离巢水库可使岷江水混浊时不进水,澄清时才引水,如此即减少水坝的淤砂之害。

鱼嘴分水堤、宝瓶口和飞沙堰

都江堰水利工程最主要部份为都江堰渠首工程,这是都江堰灌溉系统中的关键设施。渠首又由鱼嘴分水堤、宝瓶口引水工程和飞沙堰溢洪道三大工程组成。李冰父子建都江堰,材料都是取自现场,为了分岷江以取水,在河中,以四川产的大竹子做成竹筏,盛山上取来的大石沉在河中,称为“分水鱼嘴”。分水鱼嘴的西方,流有岷江百分之六十的水量称为“外江”,仍属于岷江主流道;分水鱼嘴的东方称为“内江”,引百分之四十岷江水,进入宝瓶口。

李冰根据水流及地形特点,在坡度较缓处,凿开一道底宽十七米的楔形口子,峡口枯水季节宽十九米,洪水季节宽廿三米,此即宝瓶口引水口。宝瓶口是内江进水咽喉,具有引水和控制进水的作用,是内江能够“水旱从人”的关键水利设施。由于宝瓶口自然景观瑰丽,有“离堆锁峡”之称,属历史上著名的“灌阳十景”之一。

飞沙堰是中段的泄洪道,有排洪和排沙的功能。因而,都江堰水利工程解决了江水的自动分流、自动排沙、自动排水和引水的难题,收到了行水灌田、防洪抗灾的功效,是世界水利工程史上的一大奇观。

为了了解河道之内是否淤砂太多,李冰在河道内沉有五只石犀牛,成为河底量测的基准点。此外,在河中立有三个巨大的石人以观测水位深浅,当水位低于足下,就多引江水,水位高过肩部,则少引水。都江堰是“天府之国”的富庶之源,至今仍发挥着无可替代的巨大作用,灌溉良田一千多万亩。

責任编辑: 衍淡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