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更喜欢存钱反映了什么?(图)

【看中国2021年10月15日讯】近日,中国央行发布第三季度针对银行家、企业家和城镇储户的三份问卷调查报告。报告显示,倾向于“更多消费”的居民占24.1%,比上季减少1.0个百分点;倾向于“更多储蓄”的居民占50.8%,比上季增加1.4个百分点;倾向于“更多投资”的居民占25.1%,比上季减少0.4个百分点。

实际上,除居民储蓄外,从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情况来看,居民不仅对储蓄的热度回升,对保险的热度也在回升。要知道,保险也被认为是一种强制储蓄。即便从保险的功能来看,它更侧重于投资,是一种介于储蓄和投资之间、更偏向投资的方式。但是,保险让居民手中的钱具有更多新的保障,却是事实。没有立即转化成消费,以及具有一定风险的投资,也是事实。

不管保险属于储蓄还是投资,居民手中的钱,都在寻找各种保值增值机会,而没有立即转化成消费,这是一个需要认真分析的问题。尤其是第三季度居民储蓄意愿明显增强,消费和投资都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下降,其中,消费幅度下降更大,到底是何原因所致,是否有某些方面的因素影响,非常重要,避免产生错误引导。

很显然,受疫情影响,是导致居民消费意愿减弱的主要因素,继而带来了储蓄意愿的增强。这里,需要央行提供更加细分的数据,才能清楚居民的储蓄意愿是短期的,还是长期的。因为,如果是短期储蓄增加较多,居民也只是短期储蓄意愿增强,那就是疫情直接带来的,使他们一时没法消费,如旅游消费、餐饮消费、住宿消费、旅行购物消费、交通消费等。如果是长期、定期储蓄意愿增强,就不只是疫情影响消费的问题,就需要更加深入全面的分析和思考。

除疫情的影响之外,房地产市场出现一定调整,开发商普遍面临资金压力,降价售房回笼资金现象增多,地方“限跌令”频现,带来居民房价下跌预期增强,也有可能使一部分原本希望买房的居民,进入等待观望状态。而购房大多是资金量比较大的,将购房资金转化成储蓄,包括短期储蓄、中期储蓄等,也是很正常的,自然,会带来居民储蓄意愿也同步增强。因此,第三季度调查结果,呈现居民愿意“更多储蓄”,就可以从房地产市场的变化和调整中得到一定验证了。

而股市的不稳定,或许也是导致居民储蓄意愿增强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千万不要以为,居民在股市开户的人数增加了,就是居民投资股市的意愿增强了。开户是一个方面,投资是另一个方面。开了户而不投资的,也是大有人在。反过来,把股市资金转为储蓄的,或准备转为储蓄的,也是大有人在。在这样的情况下,股市就不是居民财富的蓄水池,银行才是居民财富的蓄水池。

当然,管理层加强对理财产品的监管,对理财产品收益率的控制等,也是居民储蓄意愿增强重要内容之一。对多数居民来说,投资收益率是最重要的选择。为什么非法集资、高回报理财产品等极容易让居民受骗上当,就是因为高收益率的诱惑。很显然,近几年在打击这方面的行为上,力度是非常大的,效果也是非常好的。而且,一系列事实证明,参与非法集资、高收益率回报产品投资的,很多人都遭受不小的损失,也给了其他人教训。因此,追求高回报率的想法,已经开始在多数居民心里消退,继而对银行的信任增强,对储蓄的信任增强。

居民储蓄意愿增强,不是一件坏事。尤其面对可能出现的通货膨胀,居民会对财富保值增值重新评估,对消费也重新认识的。所以,居民储蓄意愿增强,并不完全是居民消费意愿下降的同步词。储蓄意愿增强,有多重因素形成。而消费意愿下降,同样是受多重因素影响的。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本文留言

作者谭浩俊相关文章


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