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掩耳盗铃?学者分析经济和工业通胀(图)


李克强称电价上涨不影响通货膨胀,学者指其是掩耳盗铃。(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看中国2021年10月14日讯】(看中国记者文龙综合报导)中国总理李克强称,电价上涨不影响通货膨胀,学者指其是掩耳盗铃。10月14日公布的工业数据创下有记录以来新高,意味着通货膨胀将传递到消费端。

10月14日,据《自由亚洲》电台报道,李克强到广东顺德考察。他先后到了中国第二大民企美的集团,与及一家火电厂考察。在这两处地方,李克强都讲到电力供应是中国经济的命脉。

李克强还为电价上涨辩护,表示官方的通货膨胀数据只着重食品价格,所以电价上涨不会对通货膨胀造成影响。

网传视频显示,李克强说:“电价要服众,可以服众,当然也有人会说,服众了,会不会通货膨胀,你们也可以理直气壮的跟大家讲,中国不会通胀,为什么?因为我们中国的通胀是以食品价格来定.....不会发生持续性的通胀。”

 

 

但不可否认的,电价上涨会影响着各行各业,如果上涨幅度过快、过大,各行业成本必然上涨,最终由消费者承受。因此,有学者指李克强的言论是掩耳盗铃。

经济学者学者司令表示,“事实上电费已经增加了,实际负担已经到他们头上了,李克强还要说,这个现象不会影响通胀,不会对实体经济产生影响,我想这只能是一种掩耳盗铃的说法。当前中国可能会鼓励国企、民企去筹措更多能源供给,(李克强)可能是想找一点时间,为中国政府赢取决策空间而已。”

李克强日前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时表示,今年以来国际市场能源价格大幅上涨,国内电力、煤炭供需持续偏紧,多种因素导致近期一些地方出现拉闸限电,给正常经济运行和居民生活带来影响。

李克强表示今冬明春电力、煤炭供求压力依然较大,并强调保障能源安全、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是“六保”的重要内容。

有经济学家警告,中国的电力短缺恶化,迫使企业减产,可能拖累今年的经济成长。摩根士丹利的经济学家预测,今年底前,中国若按目前速度减产,第四季GDP成长率将减少一个百分点。从李克强的表态来看,电力紧缺的情况会蔓延到明年一季度。

10月14日,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2021年9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数据。9月份,CPI同比上涨0.7%,较8月份微降0.1个百分点;环比涨幅持平。PPI同比上涨10.7%,创有数据记录以来的新高,涨幅比上月扩大1.2个百分点;环比上涨1.2%。PPI与CPI同比涨幅的“剪刀差”也再创新高,扩大至10个百分点。

中国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董莉娟表示,调查的40个工业行业大类中,价格上涨的有36个,比上月(8月)增加4个。主要行业价格涨幅均有所扩大,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石油、煤炭及其它燃料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等6个行业,合计影响PPI上涨约8.42个百分点,约占总涨幅的八成。

分析指,预计PPI持续上涨,将会造成工业萧条,通货膨胀必定会传导至民生的消费端。

在煤炭供应紧张,导致煤价飞涨致电力紧缺、多省市拉闸限电的情况下,北京当局最近宣布放宽电价上下浮动的限制至20%,其中高耗能工业电价浮动更是不设上限。

华西证券就电价上涨对通货膨胀的影响进行专题研究,研究报告预计,电价上涨会直接及间接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如果电价分别上涨5%、10%、15%、20%对于CPI的拉动分别为0.34%、0.68%、1.02%、1.36%。结合电价涨幅(大概率在10%-15%之间),我们判断此轮电价上涨对于CPI的拉动在0.68%-1%之间。”

在目前中国整个电力消费中,工业用电比例接近70%,电力如果供应不足,对制造业打击将是毁灭性的,而电价上涨,对制造业利润的挤压效应也会愈来愈明显。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本文留言

作者文龙相关文章


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