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说“三岁看八十 七岁定终身” 有道理吗?(图)
古人非常重视对孩子的教育。(图片来源:Adobe Stock)
老话说“三岁看八十,七岁定终身”,这句话蕴含着很深的道理。古人非常重视对孩子的教育,早在中国古代的医书和礼仪文献中,就有关于“胎教”的记载。
为什么说“三岁看八十,七岁定终身”?
为什么说“三岁看八十”?因为从母亲怀孕,到出生三年之间,小孩就像一张白纸,你想画什么,他就是什么。小时候不好好教,等到六七岁再来教,就已经来不及了,他接受扎根教育的期限已经过了,根已经扎上了,所以古人说“三岁看八十”。
为什么说“七岁定终身”?因为小孩一般六七岁就开始上学,上学是家教的延续。
以前在家里,是父母做榜样,现在上学了,稍微懂点事了,但还不成熟,完全是靠老师做榜样,小孩子一切都跟老师学,所以启蒙老师非常重要。
启蒙老师的好坏,教得合不合格,能影响孩子的一生,所以说叫“七岁定终身”。
古人“胎教”的智慧
中国古代的胎教思想重视“德育”,从怀胎10月开始,以父母的言行为身教,让胎儿在最纯洁的状态下潜移默化。
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胎教,就是于周文王的母亲太任(一为太妊)。
据《烈女传‧周室三母》中记载,周文王的母亲怀他的时候,眼不见邪曲不正之景、耳不听淫声、口不说傲慢自大的言语,睡眠时正直卧姿,讲求坐姿与站姿,绝对不歪斜身体。由于她的胎教相当成功,最终使得文王成为一代圣主。
周文王的母亲太任、周文王的祖母太姜、以及文王自己的夫人太姒,这三位夫人合称“三太”,她们都把自己的儿子培养成了大圣大贤。因为这三位夫人的名字里都有个“太”字,因此中国人称妻子为“太太”,就是从这里来的。
做妻子的一听到太太这个名字,就要想起向太姜、太任、太姒三位夫人学习,将来也把子女培养成大圣大贤,学什么呢?
进行胎教的妇女在怀孕的时候,睡觉不侧卧,不在靠边的地方坐,不一只脚站立,不吃乱七八糟的东西。食物切的不端正不吃,炕席铺的不正不坐,眼睛不看不好的颜色,耳朵不听淫荡的声音。晚上则谈论正事。这样,生下来的孩子才会形容端正,才艺博通。
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中阐述了古代中医的育儿经,值得后人借鉴:“文王父母有胎教之法,此圣人之道,未及中庸。是以中庸养子:十岁以下,依礼小学,而不得苦精功程,必令儿失心惊惧;及不得苦行杖罚,亦令儿得癫痫,此事大可伤怛;但不得大散大漫,令其志荡;亦不得称赞聪明;尤不得诽毁小儿。十一以上,得渐加严教。此养子之大经也。不依此法,令儿损伤,父母之杀儿也,不得怨天尤人。”
大意是说:周文王父母有望子成龙的胎教之法,这是圣人之道,不是中庸之道。按中庸之道教育孩子,孩子十岁以下,父母教孩子学习礼貌、上小学,父母不得逼孩子苦学精通功课,一定会让孩子战战兢兢、蒙上心理阴影;父母更不得肆意棍棒体罚,这也会让孩子得癫痫,这种事情太令人伤怀了;但父母不能让孩子过于散漫,这会让孩子无心立志;父母也不能称赞孩子聪明;父母尤其不能辱骂贬损孩子。孩子十一岁以上,父母应该对孩子渐渐严加管教。这是教育孩子的大道。不依照此法教育孩子,孩子因此身心受到摧残,是父母亲手酿成的苦果,父母不得怨天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