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本应在汉朝之前出现(图)


韩信是中国历史上数一数二的名将。论武功、论兵法、论韬略,历史上能出韩信之右的人实在太少。(图片来源:天外客/正见网)

秦朝末年,各路英雄四起,以前被秦国灭掉的七国又重新被旧国人组建起来。兼并战中硝烟不断,不被项羽重用的韩信来到刘邦这里,在萧何的极力推荐下被刘邦拜为大将军。

韩信是中国历史上数一数二的名将。论武功、论兵法、论韬略,历史上能出韩信之右的人实在太少。自从韩信领兵,他渡过西河,俘获了魏王,活捉代国国相夏说,背水一战攻下井陉,讨伐成安君的罪过并把他处死,从此灭掉赵国。

《孙子兵法・谋攻篇》中说:“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燕国地处偏远北方,韩信决定采用赵国降臣李左车的策略,把大军停留在赵国,抚恤百姓,慰劳将士,同时向燕国派出说客,向燕国展示强弱对比。燕国在权衡之后,决定向韩信的汉军臣服。李左车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前,战国时期六国最后一位名将李牧(赵国人)的孙子,也是一位谋略家。韩信采用谋略,不战而屈人之兵,迫使燕国投降,声威大振。

韩信此时把目标对准了齐国。在刘邦命令韩信攻打齐国的时候,背地里派了一个说客郦食其前往齐国想说服齐王投降。郦食其凭借三寸不烂之舌,竟然向齐王保证汉军不会进攻。齐王听信了郦食其,准备投降。这个消息传到了韩信那里,韩信一想,齐国准备投降,自己也就不用兴师动众去讨伐了。

蒯通,前汉时期著名的谋士、说客这时来向韩信出谋划策。他说:“刘邦派郦食其去见齐王,没有和您通气;现在汉王刘邦也没有给您下旨要你停止攻打齐国呀。况且郦先生以一个士人的身份,乘车前往,凭三寸不烂之舌,而劝降齐国七十余城,将军您率领几万兵众,才攻下赵国五十多座城。当了好几年将军,反而不如区区一个儒生的功劳大。”于是韩信认为他说的有道理,采纳了他的建议,终于渡过黄河。齐王已听从了郦食其的劝说,就把他留下,一起饮酒作乐,撤除了对汉的防御。韩信因而袭击历下的齐军,很快冲到临苗城下。这时,齐王认为郦食其欺骗了自己,就把他用沸水煮死,接着兵败逃走。韩信最终平定了齐国,自立为齐国的代理国王。当时汉王刘邦正在荣阳受项羽的围困,虽然心中对韩信极度不满,但不敢得罪韩信,就派张良前往,立韩信为正式齐王,以便安抚他,使他坚定地站在刘邦一边。

韩信在平定齐国之后,向南方出兵,挫败楚国的几十万兵众,终于斩杀项羽的手下龙且。项羽此时也看到了天下形势,就派武涉去劝说韩信,想要和他联合。但是,韩信因为想起当初刘邦重视自己,对自己推衣解食,所以不愿背叛刘邦。武涉没有办法,只好无功而返回到项羽那里。

一心要协助韩信自立为王的蒯通知道天下局势的变化取决于韩信,想劝韩信背叛汉刘邦。他在屏退左右之后,对韩信说:“现在刘邦、项羽两人的命运就掌握在您的手里。您帮助汉王,汉王就会取胜,与楚王联合,楚王就会成功。我愿意推心置腹地向您表达愚陋的诚意,就怕您不能采纳我的建议。现在为您着想,不如让他们两方都得到好处,共同存在下去,三分天下,鼎足而立,势必无人敢先发难。凭您的贤达圣明,又有众多身穿锁甲的军队,占据强大的齐国,联合燕、赵两国,出兵到空虚之地控制他们的后方,顺应民心,西向制止楚、汉间的争斗,使士卒免于死亡,天下之人,谁敢不听从!您按照原来齐国的版图,拥有淮、泗之间的土地,以恩德安抚诸侯,拱手安居,礼让贤士,那么天下诸侯都将竞相朝拜齐国。我听说‘上天赐予而不接受,反而会受到罪责;时机到来而不行动,反而会得到灾祸’,希望您深思熟虑。”

韩信说:“汉王待我不薄,我怎能见利忘义、背恩忘德呢?”

蒯通说:“越国大夫文种使即将灭亡的越国保存下来,使勾践称霸于中原,但是功成名立而身遭杀害。俗话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灭,谋臣亡;功盖天下者不赏,声名震主者身败。’您现在功高震主,携天下不赏之功。归附楚国,楚人不信任您;归附汉国,汉人害怕您。您想带着这些功业和威望归附谁呢?处在人臣的地位,而有高于天下的名望,我实在为您担心啊!”

韩信说:“先生暂去休息,我要考虑一下。”

但是,后来不管蒯通怎么劝韩信自己称王起兵,三分天下,韩信因报答刘邦的知遇之恩,所以不答应。

后来,刘邦得了天下后,第一件事就是夺了韩信的兵权。吕后与萧何密谋,把韩信骗进长乐宫,在钟室杀害。

本文留言

作者肖云鹏相关文章


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