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贸企业没法活了 央行又要动用老招数(组图)


中国央行让人民币升值导致外贸出口企业利润消失殆尽。(图片来源:Adobe Stock)

【看中国2021年5月22日讯】(看中国记者李正鑫综合报导)中国央行去年拉升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半年时间上涨幅度9.4%,这让外贸出口企业利润消失殆尽,近半年又遇到原材料上涨增加了成本。5月21日,中国央行官员发文表示,可以让人民币升值来抵御输入型通胀。

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引发各界普遍关注,中国总理李克强5月1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表示,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一些品种价格连创新高。要高度重视大宗商品价格攀升带来的不利影响,并保障大宗商品供给,遏制其价格上涨。

5月21日,中国央行主管的《中国金融》杂志发表中国央行上海总部调查研究部主任吕进中的文章称,大宗商品价格中长期上行趋势或已成型。

吕进中文章并称,要采取措施抵御输入性影响,建议坚持稳健货币政策,注重进出口平衡,增强汇率弹性,人民币适当升值,抵御输入性效应。

“中国作为全球重要的大宗商品消费国,国际市场价格的输入性影响不可避免,”吕进中称。

吕进中称,与以往不同,本轮疫情过后,由经济复苏与量化宽松持续导致的货币流通速度回升,主要经济体和新兴市场债务货币化带来的狭义通胀风险将大概率上升。

他还认为,人口老龄化上升,老龄人口的需求会从物化商品向无形服务变化,也会推动通胀上行。

不过,也有金融业人士质疑,当前中国央行通过人民币升值对抵御输入型通胀能有多少空间。

去年冠状病毒(COVID-19)疫情发生,对经济产生了阻滞,各国停工停产导致工业原材料产出下降,2020年三季度开始,由于全球经济逐渐复苏、货币流动性过剩、供应端和需求端的矛盾加大等因素作用下,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自去年底迅速上涨,原油及制成品、化工原料、煤炭、矿石和有色金属涨幅尤其明显。

从历史数据来看,大宗商品上涨周期一般在两年左右的时间,本次大宗商品上涨周期尚未完结,短期内难以看到缓和趋势。

自2月中国新年过后,钢、铝、稀释剂和涂料等原材料价格上涨多达30%。特别是最近两个月,国际铁矿石价格受到中共政府发动对澳大利亚的贸易战的影响,以及巴西产量减少,其价格持续并屡创新高。

由于利润已经很低,甚至成本已经超过了利润,中国的一些工厂已经暂停接新订单和停产,而有些企业正把原材料和零部件上涨的成本转嫁给海外客户,但是这样这只会加剧通货膨胀。

天钧政经智库研究员任重道表示,自2020年5月28日开始,人民币进入升值阶段,至2020年12月25日,期间人民币升值幅度高达9.4%左右,升值幅度之快历史罕见。

天钧政经团队研究结果显示,中国数千家上市公司平均利润率7.5%左右,这是中国最强的公司能达到的最好利润水平。

中国外贸出口半壁江山是由民营企业支撑起来的,相较于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它们抵挡市场风险的能力比较弱。在疫情的影响下,外贸企业在去年上半年基本没有赚钱,很多企业甚至是亏损的,倒闭的也不少。

任重道指出,中国央行控制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众多民营的外贸企业基本一年白干,因为不可能达到9.4%以上的利润率。但是,中国央行冷眼旁观,不断拉升人民币汇率,人民币的升值让出口企业利润消失殆尽。

结果,转过年来又碰上了原材料上涨,企业备受煎熬。实体经济堪忧,这从中国国家统计局5月17日发布的数据可以看到,经济全面下滑当中。



一些制造业企业停止接新订单。(图片来源:网络)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本文留言

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