挫习近平这构想 企业离开中国已生涟漪效应(图)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图片来源: Lintao Zhang/Getty Images)

【看中国2021年4月12日讯】在美中贸易战爆发之后,美日等国政府陆续采行措施鼓励企业撤离中国。虽然《财新网》(Caixin)于今年1月刊登的文章中声称“制造业逃离中国被夸大了”,不过创办《中国老板新闻》(China Boss News)且担任总编辑的国际财经律师布兰道(Shannon Brandao )于稍早撰文认为,制造业确实已经正在离开,北京当局正忙着拖缓他们的步伐。目前出现的涟漪效应,冲击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双循环”构想。

布兰道援引中国商务部的报告指出,2018年1月到5月期间,对中国投资排名的前10名国家与地区分别为:香港、新加坡、台湾、韩国、日本、美国、英国、澳门、荷兰与德国。这些外国直接投资总额占中国外资高达95.2%。

从最近的消息显示,来自于台湾、韩国与日本等投资大国的制造商,现今正大批离开中国大陆,虽然当局很少对外公开承认外企逃离一事,他们仍然在努力地保留让这些外国直接投资。

3月,台达电子向英国《金融时报》表示,他们已经计划“减少90%”的中国劳动力。即使未发生中美冲突,中国大陆也不再是一个制造的好地方。其主要原因是因为工资上涨与员工的离职率高之故。

2020年12月,据《亚洲时报》报导,在OVID-19病毒大流行期间,由于封锁与短缺等因素造成生产中断,人们对于日本的供应链太过度依赖中国,以致产生了国家安全方面的忧心。日本政府已为愿意离开中国而前往孟加拉国与东南亚等地的日本公司,提供了数十亿日元的补贴。日本制造商亦顺势打通了“走出中国的道路”。

2019年,从韩国三星公司关闭了在广东省惠州的智能手机工厂以来,迄今至少有60%的本地企业(包括了规模较小的辅助工厂,商店与饭店等)也被迫关闭;甚至连惠州以西的东莞长安镇,也都感受到涟漪效应。镇上有一家本地工厂,原本依靠三星的大笔订单,但在三星停工之后就面临严重损失,致使有成千上万的工人,以及管理阶层都被迫休假或减少工作时间,因而打击了当地的经济。

据《亚洲时报》报导,2020年有1,700多家的日本投资公司与制造商撤资了,此情景让负责的共产党干部感到相当担忧。在广东、江苏与浙江的官员,已经纷纷争取亚洲其他邻国的业务。

当局为了留住日本公司,已经出台强有力的激励措施,例如用减税的方式,并授权当地的官员购买日本汽车,以及提供财政收入,来帮助一家公司建立新的电动与混合动力汽车工厂。

布兰道指出,虽然中国官方媒体已经否认或压低了外国公司要离开的相关报导,然而中国官员的行动,可说直接打脸了官媒的这些说词。

本文留言

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