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知识份子的生死抉择 学识和见识哪个重要?(组图)
1948年9月23日,在南京参加“国立中央研究院成立第二十周年纪念暨第一次院士会议”的部分院士合影。
第六排左起:1.邓叔群2.吴定良3.钱崇澍
第五排左起:1.谢家荣2.俞大绂3.陈省身4.殷宏章5.柳诒征6.冯德培7.傅斯年8.贝时璋9.姜立夫
第四排左起:1.杨树达2.李宗恩3.伍献文4.陈垣5.胡先骕6.李济7.戴芳澜8.苏步青
第三排左起:1.余嘉锡2.梁思成3.秉志4.周仁5.萧公权6.严济慈7.叶企荪8.李先闻
第二排左起:1.周鲠生2.冯友兰3.杨钟健4.汤佩松5.陶孟和6.凌鸿勋7.袁贻瑾8.吴学周9.汤用彤
第一排左起:1.萨本栋2.陈达3.茅以升4.竺可桢5.张元济6.朱家骅7.王宠惠8.胡适9.李书华10.饶毓泰11.庄长恭(图片来源:公有领域)
关于知识份子拒绝国外的优厚生活,拚命要回来鞠躬尽瘁的故事,我们已经可以背出很多了。钱学森吃马粪装疯卖傻,一个人能顶五个师的光辉事迹,成为佐证知识份子应该如何报效祖国的标配。说实话,我一直没有查出这种桥段到底出自于那个小说家之手。因为在真实的历史中,学成归来没能为祖国报效,却被祖国报销的事倒是很多。比如钱学森的同学,同样是海归的徐璋本,因为不认同马克思主义,自己号称参选国家领导,结果坐了22年的牢。
徐先生还算好的,毕竟有钱学森这种红色标兵当同学,保住了性命。还有大把要报效祖国的海归,命都丢了。
董铁宝是名副其实的中国计算机之父,作为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博士,参与了第一代计算机伊利亚克机的设计、编制程序和使用。1956年,国内号召大规模向科学进军,在周恩来的“邀请”下,董铁宝和夫人植物学专家梅镇安带着三个年幼的孩子绕道欧洲,行程万里,历时3个月回到国内,在北大任教。1968年10月,北大掀起的“清理阶级队伍运动”,他的海归背景成为“特务”指控的重点,被隔离审查,不准与家人见面。董铁宝不堪受辱,上吊自杀,刚上中学的子女被下放农村。
被周恩来三番五次盛情“邀请”回来的,还有数学泰斗、云南大学奠基人熊庆来。1957从法国回到大陆,在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进行研究,培养了诸多后来的数学大师。文革开始后,长时间被批斗和折磨。1969年2月3日,他没有留下任何遗言,留下了一桌子罪行交待材料后,在家中突然身亡,死因至今讳莫如深。
另外一个1955年被周恩来亲自从机场迎接回来的留美教育学博士董时光,连自杀都没有赶上,直接被当做“大右派”毒打致死。他在美国的时候曾经大骂美国人出兵朝鲜,不可谓不爱国。但是回来后因为在运动中给学校党委提了点意见,被作为极右份子处理,送去劳改。由于常年饥饿,一个堂堂博士,饿到去捡马粪中的没有被消化的胡豆充饥,就这样居然被诬为偷吃马粮,被当场打断三根肋骨,吐血而亡。
如果要细数,这种例子多得让人无法呼吸。比如在董铁宝自杀后没几天,同在北大的物理系教授,南开大学物理系的创始人饶毓泰也上吊自杀。在几天前自杀的还有后来被追授“两弹一星元勋”的赵九章,都是资深海归。当然,他们并不是所谓的极个别,因为单单在1968一年,仅中国科学院自杀的一级研究员,就多达20个。
我在此不想再说这些悲剧的客观原因。我们来考虑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什么这些中国顶级的菁英,在经历了中外社会环境的对比之后,还是会被简单的“爱国”主义情绪所煽动,轻而易举的交出自己宝贵的人生?学识为什么没有转换为见识?
在我们日常的理解中,知识菁英既然拥有非凡的学识,理应具有非凡的见识。特别是在一生也许只有一次选择机会的重大历史关口,他们理应得比常人更有远见卓识,更能看穿事情的本相。
但很遗憾,显然答案不是这样的。我们可以看看一张图表,标明的是民国“中央研究院”第一届81名院士,在1949年的人生抉择。
民国“中央研究院”第一届81名院士,在1949年的人生抉择。(网络图片)
从表中就可以看出,这些当时中国知识界的代表性人物,全中国最聪明的大脑们,高达74%的人,对社会发展方向产生了严重的误判。这些误判不仅是对他们的学术生涯产生了不可挽回的影响,甚至其中很多位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在后来的政治运动中不幸自杀或者批斗致死的就多达14个,其中既包括饶毓泰、叶企荪、陈寅恪这种泰斗级的人物,也不乏谢家荣这样全家集体自杀的。而即便侥幸苟活的,也少有没有挨整、挨批的,不要说再做学术研究,保命保平安就已经不错。至于郭沫若、冯友兰这种在严酷的环境下扭曲如蛆虫,尔曹身与名俱灭,可恨又可怜,就更不必提。
相反,有些学识不咋样的知识份子,比如徐志摩,见识却是一流的。
苏俄革命成功后,在中国吸粉无数。甚至连胡适这样的人,刚开始也是极为欣赏的,认为苏维埃是“伟大的试验”。但徐志摩则不然,1925年3月,他去欧洲游历,专程取道苏俄考察。他从社会观察的角度接触了各个阶层的人物,甚至专门拜访了托尔斯泰的女儿。整个苏俄社会的麻木和野蛮,让他大为震惊,在他的《欧游漫录》中,他这样描述:“他们相信天堂是有的,是可以实现的。但在现实世界与那天堂的中间隔着一座海……于是他们决定,先实现那血海。”他对于列宁的评价是:“他不承认思想有错误的机会……铁不仅是他的手,他的心也是的。”
毫不夸张的说,即使到了真相揭开的今天,还有大把的知识份子没有达到徐志摩的见识。
很显然,诸如董铁宝这类的悲剧不仅仅在于错误的理解了爱国主义,更要命的在于没有真正理解知识份子的终极使命,那就是:对于知识份子而言,一生所学到底为何?爱国主义是不是必须考虑的最高目标?
我们自私一点说,董铁宝们如果选择了别的道路,即便不能为自己的国家做出贡献,也至少可以为学界做点贡献,最差都可以保留一些知识的种子,为后来的人们留下希望。奋力淹没于黑暗,留下的只是一地鸡毛,不仅不为黑暗所同情,反而为其所嘲笑。这不仅是对自己、对家人的不负责任,也是对整个民族、整个世界的不负责任。其实像爱迪生这样的人,从来没有过任何高尚的目标,驱动他发明创造的更多是商业的利益,但就是这样,也无法抹杀他对人类的巨大贡献。因他在为自己创造价值的同时,推动了世界的进步。
人类的知识,本身是不分民族,没有国界的。不管你是哪一个种族,哪一个国家的知识份子,你为知识的添砖加瓦,都是在不同的侧面推动文明的进步。这个世界大部分的现代科学技术都产生于西方,但是最终都是泽被四海。来自于文明世界的知识,理应反哺于文明世界,这是知识传播的终极意义。知识份子的才智,狭义的来说,属于个人,哪怕仅仅是为家人创造更好的生活;广义的来说,属于全人类,哪怕它不是光芒四射。如果把自己的才智仅仅限定于服务特定的国家,特定的民族,那这种观念是一种狭隘的愚蠢,拙劣的短视。
为希特勒研究导弹,为金三胖研究核武器的科学家,算不算爱国?理论上说,也算是报效国家。但残酷点说,他们的所作所为,无异于为虎作伥、助纣为虐,对人类文明产生了严重威胁。既没有真正帮助自己的国家和人民,也没有实现真正知识份子的责任和担当。如果是没有选择尚情有可原,有选择的情况下你还要以“爱国”的名义跳入火坑,这就是不可饶恕。
如果爱因斯坦一定要报效德国,那他也许早就死在了犹太人的集中营;如果特斯拉一定要报效克罗地亚,那他也许早就湮灭在世界大战的某个角落。玻尔、薛定谔、希拉德、汉斯贝特、霍尔宁……他们没有为祖国服务,却在更合适的环境和舞台上,实现了自己的才智与抱负,即推动了全人类的进步,反过来也让自己的祖国和民族一样的受益,谁敢说他们不爱国?!
这,才是一个真正的知识份子应有的见识,它在大部分时候,比我们的学识更为重要。
(本文略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