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理故事:以己为镜(图)
哲理故事。(图片来源:Adobe stock)
《以己为镜》
爱因斯坦小时候十分贪玩。母亲再三告诫他:“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爱因斯坦总是不以为然地回答说:“你瞧瞧我的伙伴们,他们不都和我一样吗?”
有一天,父亲给爱因斯坦讲了一件有趣的事情。
父亲说:“昨天,我和邻居杰克大叔去清扫南边工厂的一个大烟囱。那烟囱只有踩着烟囱内的钢筋踏梯才能上去。你杰克大叔在前面,我在后面。我们抓着扶手,一阶一阶地终于爬上去了。下来时,你杰克大叔依旧走在前面,我跟在后面。钻出烟囱,我看见你杰克大叔的模样,心想我肯定和他一样,脸脏得像个小丑,于是我就到附近的小河里去洗了又洗。而你杰克大叔呢,他看见我钻出烟囱时干干净净的,就以为他也和我一样干净呢,于是就只草草洗了洗手就大模大样上街了。结果,街上的人都笑痛了肚子,还以为你杰克大叔是个疯子呢。”
父亲郑重地对爱因斯坦说:“其实,别人谁也不能做你的镜子,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镜子。拿别人做镜子,白痴或许会把自己照成天才的。”
爱因斯坦听了父亲的话,顿时满脸愧色,从此离开了那群顽皮的孩子们。他时时用自己做镜子来审视和映照自己,终于映照出了他生命的熠熠光辉。
《勇气与成功》
1864年,美国南北战争结束了。一位叫马维尔的法国记者去采访林肯,他们有这么一段对话。
记者:据我所知,皮尔斯和布坎南(注:上两届总统)都曾想过废除黑奴制度,《解放黑奴宣言》也早在他们那个时期就已草就,可是他们都没拿起笔签署它。请问总统先生,他们是不是想把这一伟业留下来,给您去成就英名?
林肯:“可能有这个意思吧。不过,如果他们知道拿起笔需要的仅是一点勇气,我想他们一定非常懊丧。”
这段对话发生在林肯去帕特森的途中,马维尔还没来得及问下去,林肯的马车就出发了。因此,他一直都没弄明白林肯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直到1914年,林肯去世50年后,马维尔才在林肯致朋友的一封信中找到答案,在这封信里林肯谈到幼年时的一段经历。
“我父亲在西亚图一处农场,上面有许多石头。正因为如此,父亲才得以以较低的价格买下它。有一天,母亲建议把上面的石头搬走。父亲说,如果可以搬走的话,主人就不会卖给我们了,它们是一座座小山头,都与大山连着。
有一年,父亲去城里买马,母亲带我们在农场里劳动。母亲说,让我们把这些碍事的东西搬走好吗?于是我们开始挖那一块块石头。不长时间,就把它们给弄走了,因为它们并不是父亲想像的山头,而是一块块孤伶伶的石块,只要往下挖一英尺,就可以把它们晃动。”
林肯在信的末尾说,“有些事情,一些人之所以不去做,只是因为他们认为不可能。其实,有许多不可能,只存在于人的想像之中。”
读到这封信的时候,马维尔已是76岁的老人,就是在这一年,他正式下决心学汉语。据说1917年,他在广州旅行采访,是以流利的汉语与孙中山对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