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生再现就业难 当局鼓励创业惹争议(图)
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有多难?(图片来源:自由亚洲电台)
【看中国2021年3月20日讯】(看中国记者文俪综合报导)近期,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通知,称2021年的高校毕业生规模达909万人,但基于国内外环境和疫情变化下存在不确定性,促进就业任务亦更加艰巨。除了强调一些传统就业领域要多创造就业机会外,还特别指出要引导扶持创业创新,支持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等。
3月10日,中国人社部印发《关于做好202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称高校毕业生就业关系民生福祉、社会稳定和高质量发展。同时也指出,2021年的高校毕业生规模达909万人,鉴于国内外环境和疫情变化下存在不确定性,因此促进毕业生就业非常艰巨。
通知强调,企业就业仍然是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而中小微企业也要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除此之外,当局将会同有关部门督促国有企业扩招毕业生,并加快扩招任务落地,同时还要开拓重大战略就业岗位,如海南自由贸易港、粤港澳大湾区等建设需要,应及时发布人才需求目录,建立供求信息对接平台,引导毕业生到重点领域就业。还有就是要鼓励基层就业,如社区服务、教育医疗及农业技术等人才紧缺领域开发岗位。
鼓励毕业生创业引争议
除了上述传统就业领域,该通知还特别指出,各地要引导扶持创业创新,积极支持“有意愿、有潜能”的毕业生投身创业创新。支持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非全日制就业和平台就业。
相关消息一出,就引得中国网友大量网友围观质疑:
“大学生创业?本钱呢?这不是懒政吗?大学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有多难是显而易见的吧,非要让大家都冒起倾家荡产的风险吗?什么小本买卖,你问问有多少大学毕业生苦读这么多年,最后毕业了愿意来摆个地摊卖水果?”
“就退一步说,真有毕业生摆地摊卖水果,城管允许吗?”
“还有人列举创业有多少贷款优惠政策的,创业就有赔的风险,普通人和穷人根本赔不起,还不上。”
“神经一样,刚毕业出来连房租都付不起,还给你创业呢,投资的钱都没有,谁理你?说什么贷款,谁能保证一定成功还得起贷款?”
“个体经营又何必等到大学毕业?是不是16岁就可以摆地摊了?摆地摊要多少文化?钱不会认错了,就能做生意。”
网友纷纷批评:“毕业生创业成功的案例太少了,但是这种‘鼓励’明显是想让这种你们所说的‘成功’成为多数的一般现象,可能吗?这要让毕业生冒多少风险?所以说,很明显这种‘鼓励’是在推卸责任。任何国家政府部门都有责任开发就业岗位,保障就业率,而不是一股脑把这些责任用一条‘鼓励’推给毕业生自己。这简直就是割了学生的韭菜,再继续割毕业生的韭菜。
还有网友嘲讽道:“好家伙,本科毕业可以出去摆摊了,我学文学,摆什么摊呢?”、“卖文章啊、写书法、蘸朱砂,三块五块一套,可以加肠加蛋”、“算命、代写作业”、“像古代一样,代写书信”、“这样的话,中国摆摊个体户的平均学历肯定傲视群雄”、“推车卖炒面,我也想过,但是优势路段城管多啊,城管追的车轱辘都得跑掉。”
当局此举系“政治秀”、“维稳”?
自由亚洲电台援引中国人民大学退休教授、社会学家周孝正说,“至于说大学生能不能就业,那是他们自己的事儿,这不就是底下的小官在骗大官嘛。既然你让我解决就业问题,我就给你出招啊,比如鼓励个体户、地摊经济等等。”他认为,人社部鼓励大学生创业实际上就是一场“政治秀”,用中国的俗话来讲,这种政策叫‘顾头不顾腚’。
另外,通知还提到,各地要深入实施“百万青年技能培训活动”,增加新兴产业、智能制造、现代服务业等岗位培训,开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领域培训项目。不过,根据中国人社部近期发布的2020年第四季度全国“最缺工”的100个职业排行显示,72个“最缺工”的职业与生产制造、社会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有关,仅有19个与专业技术有关。即意味着,中国传统行业仍然存在巨大的用人缺口,然而这些行业的薪资通常却比新兴产业低得多,也因此导致中国劳动力供需结构性失衡。
另一个值得注意点是,通知中还提出,要加快跟进实名制。称各地要将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全部纳入实名服务,确保“登记到位、联系到位、帮扶到位”,对本地户籍和外地前来求职的毕业生要“应登尽登”,还要各地建立未就业毕业生实名信息数据库,并称要在7月底前全部完成。
中国金融学者贺江兵认为,待业毕业生实名制显然有维稳目的:“这也对维护社会稳定有一定帮助,因为如果一个人找不到工作,他就极其容易闹事,比如聚众、打架斗殴等等,造成社会不稳定。当局要求他们实名登记,可能有这方面的考虑。”